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消化读图】到底是谁惹的祸?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1例

2024-09-26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一例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 

严雪敏 王强 陆星华


01
病例简介


主诉和病史


患者男性,68岁,主因“反复黑便8个月,加重伴晕厥2个月”入院。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沥青色”成形软便,伴头晕不伴黏液脓血,未诊治。4个月前,患者反复出现黑色便,伴无力、头晕并晕厥,无明显腹痛、腹胀及里急后重等。当地医院查血红蛋白最低56g/L,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便潜血阳性。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造影均为阴性结果,增强CT检查示门脉肠系膜上静脉未见明显异常。胶囊内镜示十二指肠可疑隆起性病变,小肠血管畸形,回肠末端溃疡。


予抑酸、输血等对症治疗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便潜血阴性。为进一步确诊就诊。


辅助检查


多次复查便潜血阳性。胃镜示贫血胃黏膜相,十二指肠球部黏膜毛细血管扩张?胶囊内镜示空肠末端至回肠上部分肠腔内较多咖啡样液体(陈旧性出血?)(图1),于回肠远端似可见1处血栓头样改变(图2) 。


image.png

图1 胶囊内镜示空肠内咖啡色物


99mTc核素扫描(99mTc-RBC胃肠出血部位测定)延迟期2分时即可见右下腹相当于第6组小肠部位异常放射性浓聚区,随时间延长,逐渐增浓,并移行,21小时可见升、横结肠显影。考虑:右下腹小肠存在活动性出血可能(图3)。


image.png

图2 回肠内咖啡色血栓头样改变


image.png

图3 99mTc-RBC 胃肠出血部位测定


行腹盆CT+小肠重建示:右下腹占位性病变,与小肠位置关系密切,胃肠道间质瘤(GIST)可能性大(图4、5)


微信图片_20240911170601.png

图4 小肠CT冠状位重建示右下腹占位


微信图片_20240911170625.png

图5 小肠CT矢状位重建示右下腹占位


治疗与预后


择期手术前患者突发便鲜血1500 ml并晕厥,予对症处理后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距十二指肠悬韧带230cm、距回盲部280cm处小肠有一肠系膜来源直径7cm多囊性富血供的肿物(图6),与系膜局部粘连,远端小肠肠腔内可见血性肠液,行小肠肿物局部切除再吻合。


image.png

图6 手术切除的小肠和肿物


病理回报:(小肠)胃肠间质肿瘤伴出血,囊性变,局部呈血管瘤样改变(大小6.5cm×6cm×5cm);核分裂2~4 个/50 高倍视野,中高度复发风险;淋巴结未见转移瘤(肠周0/7)(图7)。


免疫组化结果示:CD117(+),CD34(-),S-100(-),平滑肌肌动蛋白(+),DOG-1(+),结蛋白(-),Ki-67(2%)。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再发消化道出血。


image.png

图7 切除肿物病理,见较多梭形细胞


02
专家点评


隐匿性消化道出血(OGIB)占消化道出血的3%~5%,其中约75%发生于胃肠镜无法检查的中消化道。诊断上首先需要完善病史询问,并至少重复1次胃肠镜检查,以免遗漏一些特殊部位的病变或间断出血灶的发现。


对于中消化道的检查,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已成为小肠疾病的一线检查技术和OGIB 诊断的主要方法。CE无创易被患者接受,对OGIB的诊断率约为62%,但在出血量较多或有血凝块时,CE视野不清,易遗漏病灶,且CE因无法行活组织检查而无法做出病因诊断。小肠镜特别是目前使用较普遍的双气囊小肠镜对于OGIB 的诊断率约为43%~75%,特别是对显性出血的OGIB诊断阳性率高于隐性出血的OGIB,但相对有创,操作较复杂,临床使用也并不普遍,目前推荐在CE等检查考虑存在相对明确小肠病变后进行。CT小肠重建对OGIB患者,尤其是显性OGIB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阳性结果能提示消化道出血来源,有助于明确诊断且对手术定位有较大帮助。核素扫描仅对活动性出血(出血速率≥0.1~0.5 ml/min)有诊断价值,敏感性高,但定位较差。本例患者右下腹占位的及时发现得益于及时的核素检查和CT小肠造影的定位。


GIST是一组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以c-kit 基因突变和kit 蛋白表达为生物特征的独立间质瘤,可见于全消化道,最常见的部位是胃,小肠间质瘤较少见。间质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由于解剖结构及生理特点,小肠间质瘤临床表现不具特征性,因肿瘤多为外生性,较小时无症状,较大时表现为肠梗阻、穿孔、出血或大便习惯改变,巨大肿瘤则表现为腹部肿块。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内窥镜检查往往不能取得活检材料,B超和CT检查虽然可以发现腹部肿块,但不能定位,对早期间质瘤诊断价值有限,确诊必须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


目前GIST治疗以手术与药物综合治疗为主。对于手术切除的范围,较多的观点认为,GIST不同于癌症,极少有淋巴结转移,应彻底切除而不行大范围清扫,切缘与肿瘤的最佳距离尚无统一意见。有研究认为原发单发者应首选肠段切除术,切除范围应距肿块5cm以上。


END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论坛报“消化读图”专题,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猜你想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