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聊聊念珠菌|今日识菌

2023-08-18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01
耳念珠菌是什么?
近日,“耳念珠菌已遍布美国一半以上的州”“致死率高达三分之一”等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公众关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此前表示,耳念珠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传播,成为紧迫的公共卫生威胁。今天就来聊聊念珠菌的话题。首先,先带了解下耳念珠菌到底是什么?



小念同学:

耳念珠菌是念珠菌大家族中的一员。与临床上其他常见的念珠菌物种相同,它通常不感染免疫系统健全的人群,但对有严重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的人群是一种威胁。现为复旦大学微生物系执行主任的黄广华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公众不需要过度担心耳念珠菌感染及其暴发流行,目前我国报道的大多数病例为浅表感染、散发性感染,聚发性感染较少。


02
会引起什么疾病?

问:除了耳念珠菌,念珠菌大家族还有谁呢?它们都会引起疾病吗?

小念同学:

念珠菌大家族我们称之为念珠菌属(Genus Candida),念珠菌属目前归属于子囊菌纲的酵母菌目,包含大约有200个不同的种。念珠菌是地球上古老的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以存在于蔬菜、水果和土壤中。绝大部分念珠菌物种,是健康人群体内的共生微生物,70%以上的健康人群口腔、肠道或生殖道中都有少量的念珠菌。目前已知的能够引起人体感染的念珠菌物种大概有20来种,几乎能感染人体所有器官。根据解剖学分类常分为皮肤黏膜感染和深部器官感染。黏膜皮肤感染也就是常说的“癣”和妇科常见的真菌性阴道炎,虽然黏膜皮肤感染可导致严重疾病,但很少致命。深部器官感染在许多情况下会引起严重疾病,且与黏膜皮肤感染相比,往往是致命的。




问:那么念珠菌会导致哪些深部器官感染呢?

小念同学:

念珠菌可致系统性念珠菌病,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念珠菌病,还可引起腹膜、骨关节软骨、内眼的念珠菌病。深部器官感染也就是侵袭性真菌感染,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真菌血流感染已成为感染性疾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念珠菌血症是真菌血流感染最常见的类型。念珠菌血症是指血培养中念珠菌阳性。早期全身中毒症状较轻,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易被原发基础疾病和伴发的其他感染表现所掩盖,严重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甚至感染性休克。高危患者易播散至全身,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内源性眼内炎、骨髓炎、肝脾脓肿等。



问:太可怕了,那么,哪些念珠菌容易引起念珠菌菌血症呢?

小念同学:

据全国真菌病监测网自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范围内303所医疗机构上报真菌血流感染主动监测病例分离真菌菌株统计,念珠菌为主要病原菌(85.4%),其次为马尔尼菲篮状菌(6.7%)及隐球菌(4.7%)。在念珠菌血流感染中,以白念珠菌居第一位(34.3%),但非白念珠菌占比已超过65%。非白念珠菌的发生率升高可能与唑类药物的使用有关。非白念珠菌血流感染中,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20.9%)、热带念珠菌(20.3%)和光滑念珠菌(16.1%)居前三位。


问:引起念珠菌血症的危险因素是什么呢?

小念同学:

念珠菌血症随着各种侵入性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如中心静脉置管、有创血压监测、血液净化、全胃肠外营养及机械通气等,其发生率逐年增加;应用广谱抗生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抗生素的使用使肠道内正常菌群被大量杀灭,无法抑制念珠菌,过量念珠菌在肠黏膜表面繁殖,破坏肠黏膜屏障,侵入深部组织,甚至入血。因此,我们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还有腹部创伤、出血、手术以及感染时肠黏膜屏障常被不同程度地损坏,念珠菌可乘机入血引起念珠菌血症;肿瘤、糖尿病、免疫抑制状态等亦容易引起念珠菌血症。


问:如何诊断?

小念同学:

血培养是诊断念珠菌血症的金标准。在抗真菌药物使用前,发热初期或寒战时取静脉血。成人患者至少采集2套(包括需瓶或真菌专用瓶),2 h内常温送检。如果怀疑导管相关念珠菌血流感染,应同时采集等量的导管血和外周血各至少1套(需瓶或真菌专用瓶)送检;对于已拔除导管的患者,送检外周血培养的同时,还要送检5 cm导管。

为了提高念珠菌血症诊断效率,我们将传统血培养与其他辅助诊断技术结合。PCR可检测血液中念珠菌的核酸,敏感度较高;侵袭性念珠菌血症时念珠菌大量释放入血,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血清G试验动态监测,念珠菌抗体如甘露聚糖抗体等也可辅助诊断念珠菌血症。

血培养一旦阳性,在获得药敏试验结果之前,尽早抗真菌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建议治疗过程中每周至少行2次血培养。如果积极抗真菌治疗中出现2次或2次以上血培养阳性,且均为同一种念珠菌,即可明确为持续血流感染。持续血流感染者需要:

(1)查寻和处理原发感染灶;

(2)重复菌株药敏试验,确定有无耐药菌株产生;

(3)仔细排查是否发生播散性感染。

大家看看,这些是血培养的念珠菌图片:




03
怎么治疗?


小念同学:

念珠菌血症经验治疗一般使用唑类和棘白菌素类等,首选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对于病情相对不重、没有唑类抗真菌药物暴露史,且对其耐药可能性小的患者,可选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适用于可能为唑类或棘白菌素类耐药者,伏立康唑适用于粒细胞缺乏并需要额外覆盖曲霉感染者。获得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后,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敏感菌株推荐首选棘白菌素,尤其是光滑念珠菌感染,次选氟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更多用于唑类或棘白菌素类耐药菌株感染者,并须监测其不良反应。



作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李培芬 黄东红

本文转发自血流感染细菌监测BRICS


往期推荐

1. 伏立康唑&mode=1&postId=102570" target="_self" textvalue="肥胖患者<a class="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5px; color: rgb(112, 48, 160); text-decoration: none; box-sizing: border-box;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肥胖患者伏立康唑应如何给药?

2. 注射相关感染防控要点集锦|进阶技巧

3. 局部应用抗感染药物,如何避免耐药产生?

4. 新生儿败血症抗菌药物使用策略

5. 重症监护病房内器械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