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过年期间,免不了走亲访友、聚会聚餐,丰盛的菜肴和果蔬很容易让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这种“甜蜜”的负担实在磨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节后需要调整心态、步入正轨的不仅是返岗旅程,还有漫漫“控糖路”。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多与不合理膳食相关,包括长期高糖、 高脂肪、高能量膳食等。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践行合理膳食和积极运动,一直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指南指出:
对于糖尿病前期和某些病程短、胰岛功能尚可、合并超重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膳食干预和生活方式改善可帮助实现血糖的良好控制。
对于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使用降糖药物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以及 1 型糖尿病患者,膳食管理和治疗也有助于实现血糖达标,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费用支出。
一日三餐,总有一顿离不开主食。虽说几乎所有食物都会影响血糖水平,但是主食多富含碳水化合物,是影响餐后血糖水平的核心因素。而且在日常饮食中,很多人糖尿病患者更习惯跟着家人一起吃主食,而非选择流传的其他饮食模式。所以,在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管理中,吃对主食非常重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相对指标,选择低 GI 食物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在选择主食或谷物类食物时,可参考我国常见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表。
低 GI 的食物在胃肠内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简单说就是引起的餐 后血糖波动比较小,有助于血糖控制。
但需要注意,所有食物注意食不过量。低 GI 食物如进食过多也会加重餐后血糖负担;高 GI 食物并非完全限制食用,适当少食并通过合理搭配也能帮助维持血糖稳态。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建议糖尿病患者饮食中,全谷物和杂豆类等低 GI 食物,应占主食的 1/3 以上;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比例为 45%~60%,略低于一般健康人,以成年人(1800~2000 kcal)为例,相当于一天碳水化合物的总量为 200~300 g。
但是当初诊或血糖控制不佳时,建议咨询医师或营养指导人员给予个性化指导,调整膳食中碳水化合物量,以降低血糖水平或降糖药物的使用。
谷物包括面包、意大利面、米饭和麦片等。
水果和含淀粉的蔬菜,后者包括土豆、玉米和南瓜。
牛奶和其他乳制品,包括奶酪、酸奶。
添加糖分的食物,包括糖果、烘焙食品(饼干和蛋糕)和含糖饮料(果汁和碳酸饮料)。
对零食中的谷类食物、 水果、坚果等,也应该查看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并计入全天摄入量。
全谷物、杂豆类、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的 GI 较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1、维生素 B2以及钾、镁等矿物质,更耐饥饿,合理搭配,可有效减缓餐后血糖波动。
需要注意的是,胃肠功能弱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选 择上,要注意烹饪方法和用量,降低消化道负担。
不同烹调方法对血糖的影响也不同:
淀粉含量高的谷薯类,避免过度烹调,否则容易升高其 GI;
避免沾粉或勾芡的烹调方式;
避免使用在制作过程中易加淀粉的碎肉半成品,如香肠、丸子等;
为减少脂肪的摄入,在食用禽类时去皮;
烹调油的品种应多样,保障脂肪酸之间的平衡;
全天限量烹调油 25 g,盐 5 g。
调整进餐顺序对控制血糖有帮助,养成先吃菜、后吃主食的习惯,并且要一大口菜配着一小口主食吃,合理搭配。
很多人有个错觉:控制饮食意味着此后与美食无缘,日日只能与寡淡无味相伴,真的没有集美味和控糖于一身的食谱吗?试试下面 3 种吧!
主要材料:当归 12 g,党参 20 g,母鸡 1 只,生姜、葱、 料酒、食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母鸡去掉内脏,洗净。再将洗净的当归和党参放入鸡腹内,置砂锅中,再加入葱、姜、料酒等,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煨炖,至鸡肉烂熟骨肉分离即成。佐餐分次食用。
主要材料:猪胰 1 条,薏苡仁 30 g,黄芪 30 g,山药 120 g。黄芪,非试点地区限执业医师使用。
制作方法:将黄芪、山药煎取浓汁,与猪胰、薏苡仁共煮汤分次食用。
主要材料:胡桃仁 60 g,韭菜 150 g。
制作方法:先将胡桃仁用麻油炒熟,然后放入韭菜翻炒, 待韭菜熟后加盐即可食用。
参考资料: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
来源:综编自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糖尿病家庭调养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