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胃药那么多,如何选择?

2022-06-1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1

常用胃药的适应证及服药时间


治疗胃病以服用药物为主,如果没有选对药物,不但无法缓解症状,还可能使难受的时间延长。胃病反复发作,患者饱受煎熬,用药问题成为患者关注的焦点。掌握好服药的时间与方法,方可获得最佳疗效。


那么,该如何对症下药呢?目前常用的胃病药有以下几类:


抑制胃酸分泌药 主要作用于胃的泌酸细胞而抑制胃酸分泌,可缓解胃黏膜溃疡面或胃黏膜糜烂引起的疼痛,促使溃疡愈合。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疗效明显,故目前是作为治疗胃病的主要药物。常用药有H2受体阻滞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


适应证:主要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还能防止因胃溃疡或胃黏膜糜烂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正确的服药时间: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的吸收容易受到胃内食物的干扰,故应在餐前或空腹状态时口服。其他药物在餐前、餐后服用均可。急性期的患者早晚各服一次。病情缓解或痊愈后,改为每晚临睡前服维持量,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胃黏膜保护药 此类药物可迅速和黏膜相结合,特别是和病损黏膜结合后形成薄膜,覆盖在黏膜面上,使之不再受到各类有害物(胃酸、消化酶、药物等)的侵袭,起到隔离作用。它也能促使黏膜细胞分泌黏液、碱性离子、前列腺素等保护性物质,有增进黏膜修复的功效。此外,还可调节胃肠胀气,改善大便秘结,增进食欲和改善消化功能。主要有复方铝酸铋片、蒙脱石颗粒、硫糖铝、丙谷胺、米索前列醇等。


适应证:对溃疡病、胃酸过多、胃炎、神经性消化不良、胃肠痉挛等都有良效。


正确的服药时间:影响此类药物疗效的关键在于胃内药物的浓度,以及药物与胃黏膜接触的时间。若胃里有食物,会降低药物浓度,减弱药效;而另一方面,食物能减慢胃排空药物的速度,延长药物与黏膜的接触时间,因此在两餐之间服用效果最佳。


硫糖铝片剂需嚼碎后用水冲下,只要用一口水将药片送服下去即可,半小时内不要饮水。因短时期内大量饮水,会将刚刚形成的保护膜冲掉,使受损胃黏膜重新暴露在有腐蚀性的胃酸里。若能饭后嚼碎进服效果更好。


胃动力药 这类药物能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增强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促进胃排空,协调胃和十二指肠运动,防止胆汁返流,调节和恢复胃肠运动。主要是多潘立酮、西沙必利、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等。


适应证: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泛酸、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特别是食管反流症、食管下端括约肌弛缓症的首选药物。也常用于因胃排空延缓、胃食管返流、食管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症。


正确的服药时间:此类药物在饭前半小时空腹时服用,可将食管、胃、幽门和十二指肠运动的功能有效地协调起来,增强胃肠道蠕动,促使整个上消化道正常有序地运转,加快胃中食物排空。只有这样,当进食时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能恰好达到高峰,从而充分发挥药物作用。


中和胃酸药 进入人体后既能中和胃酸,又可在胃肠内形成一层保护膜,能促进黏膜再生及组织自然愈合,以此来缓解胃痛。主要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氢氧化铝凝胶、碳酸钙、10%氢氧化镁,以及复合制剂如复方氢氧化铝、盖胃平、复方铝酸铋、胃得乐(其中主要成分为抗酸剂等)。


适应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和胃酸过多的患者。服用3个月左右,可明显改善症状或痊愈。


正确的服药时间:氧化镁、氢氧化镁、三硅酸镁、氢氧化铝、碳酸钙等碱性药物,多为弱碱性无机盐,患者须在胃内容物排进小肠后,胃内较空时服用,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抗酸作用,故餐后及临睡前服用最佳。在餐后1~1.5小时服用,这样可维持缓冲作用长达3~4小时,如餐后立即服药则药效只能维持1小时左右。


2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服用别盲目


我们知道很多胃药是有止痛的作用,但这种常用药如果不科学服用,不仅延误病情,还会导致过敏、抗药性,甚至引发肾衰。


例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氢钠等都是胃药的常见成分,长期吃这些药会造成铝、镁、钙、钠等成分摄入过多,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


又如,高血压、肾功能不好的患者长期吃碳酸氢钠,可能加重原有病情;长期不当使用含铝的制剂会造成便秘、肠梗阻或软骨病;碳酸钙容易引起胃肠胀气;含镁制剂常见不良反应是腹泻;常用解痉止痛药,如溴化甲基阿托品、硫酸阿托品、颠茄等,对胃均有一定的刺激性,常可引起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外,还会刺激胃黏膜,加剧胃酸的分泌。


很多人胃不舒服时会吃两三种药,这样做效果可能变差。胃病服药并非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一律要在饭后服。如多潘立酮片和硫糖铝、枸橼酸铋钾一般都在餐前半小时服,如果同时吃,多潘立酮在加快胃排空的同时,可能使其他药物来不及覆盖到胃黏膜上就被排出。


此外,中和胃药与抑酸药不能同时服用,因为抗酸药会减少抑酸药的吸收。中和胃药、抑酸药与胃黏膜保护剂需错开1小时左右,因为胃黏膜保护剂类药物需要在酸性环境下形成保护膜;胃动力药不能与抗胆碱药、中和胃药同时服用,因为中和胃药需要在胃内停留时间长,而胃动力药在促进肠蠕动时会缩短中和胃药在胃内停留的时间。胃病患者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掌握好服药的时间与方法,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效果。


作者:欧阳军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纯干货.gif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