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大咖共话丨周乃慧教授/张振颖教授/李智铭教授访谈:氘可来昔替尼正式纳入医保目录,引领银屑病长期管理新篇章

2025-02-12作者:论坛报良宇资讯

银屑病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根治,需要长期治疗1。多数患者终生患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丧失工作能力,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然而,现有药物尚不能完全满足银屑病患者的长期治疗需求,65.8%的患者表示对目前治疗方案不满意,且不满意度随病情加重而升高2。近年来,各种类型的靶向药物不断涌现,为银屑病的治疗带来巨大变化。其中,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物是银屑病治疗领域备受瞩目的热点。氘可来昔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2(TYK2)抑制剂,于2023年10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3。2024年11月,氘可来昔替尼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以下简称“医保目录”)。

本期我们特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乃慧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张振颖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智铭教授就银屑病长期治疗的挑战及如何维持病情稳定、减少复发表等热点话题发表观点,为银屑病的长期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video


图片
Q1
银屑病作为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在银屑病的长期治疗过程中,主要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周乃慧教授: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其治疗和管理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主要面临以下几大困难和挑战。

首先,诊断方面存在困难。典型的银屑病皮损表现为躯干和四肢伸侧的鳞屑性斑块,然而,当银屑病出现在头皮、掌跖或腋下、大腿内侧等特殊或皱褶部位时,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能变得尤为棘手。此外,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可能出现免疫漂移,若病史不明确,仅凭皮损表现很难确诊为银屑病。

其次,治疗药物的选择并不容易。自2019年以来,银屑病治疗药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包括生物制剂,新上市的小分子药物如阿普米司特、氘可来昔替尼,以及传统的口服药物如阿维A、甲氨蝶呤、环孢素和一些外用药物4,种类繁多。面对如此多的治疗药物,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既往治疗经历、合并共病、经济情况以及就诊便捷性等多重因素,综合评估并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而药物选择后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更是一项考验医生临床判断与决策能力的重大挑战。

第三,患者管理也不容忽视。银屑病的管理必须坚持安全性和疗效评估。同时,患者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医生需要向患者普及银屑病作为慢性病的知识,使其认识到长期用药的必要性。在门诊中,经常有患者希望实现停药后不复发,或询问何时可以停药。但是,目前银屑病治疗领域仍需要患者进行长期规律的治疗和随访,虽然可以间断性停药,但实现完全停药后不复发仍任重而道远。

最后,治疗后的患者满意度,尤其是其心理与精神方面的评估,同样不容忽视。银屑病作为一种系统性的炎症性疾病,可能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医生也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评估与关怀。


图片
Q2
氘可来昔替尼在银屑病的长期管理上展现出哪些优势?它如何帮助患者维持病情稳定,减少复发?

张振颖教授:

氘可来昔替尼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为我国银屑病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银屑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其治疗目标不应仅局限于短期疗效,而是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管理,以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氘可来昔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JAK抑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中展现出了独特优势。

首先,氘可来昔替尼具有多通路抑制的特点。银屑病发病机制复杂,不同临床表型的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氘可来昔替尼作为小分子抑制剂,对多种细胞因子,如Ⅰ型干扰素、IL-23/IL-17轴上很多细胞因子均有抑制作用5,这一特性赋予它疾病修饰的潜力,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变疾病进程,为患者带来更佳的治疗前景。

其次,氘可来昔替尼的长期疗效显著。期临床研究显示,其长期疗效在数值上与乌司奴单抗相当(非头对头比较),三年的疗效持久,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75的应答率与生物制剂不相上下,充分展现其治疗优势6-10

再者,氘可来昔替尼在减少复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作为口服小分子药物,它不会像生物制剂一样具有免疫原性,产生抗体的机会较小。生物制剂往往靶向单一的细胞因子,更容易出现免疫漂移或免疫介导的反馈,导致其他通路过度活化,从而出现继发性失效或矛盾性炎症反应11。而氘可来昔替尼凭借其多靶点的优势和小分子药物的特点,很好地规避了这些不利因素,为患者提供更稳定的治疗效果。

最后,氘可来昔替尼作为口服制剂,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也表现优异。口服给药方式便捷,药物储存条件宽松,不需要低温运输和保存,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同时,该药物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充分验证,避免了患者反复监测多项指标,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图片
Q3
全球首款TYK2抑制剂氘可来昔替尼成功纳入医保,对于银屑病患者长期管理有哪些深远影响?

李智铭教授:

氘可来昔替尼作为全球首款TYK2抑制剂,其成功纳入医保对银屑病患者的长期管理具有深远影响。

首先,氘可来昔替尼的长期疗效显著,为皮损稳定控制提供有力保障。在多个大型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中,氘可来昔替尼展现了其长期稳定的疗效。以POETYK PSO-LTE长期扩展试验为例,经过4年的治疗,患者的PASI 75应答率仍然高达81.7%,这一数据有力证明了氘可来昔替尼在长期控制银屑病皮损症状方面的显著效果12

其次,氘可来昔替尼的安全性数据优异,患者长期用药更安心。从已有的研究数据来看,氘可来昔替尼在长期治疗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在POETYK PSO-1/2 52周研究中,严重感染、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静脉血栓栓塞(VTE)和恶性肿瘤等发生率低,且组间无显著差异13-15。此外,在LTE研究中,整体不良事件发生率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且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16

第三,氘可来昔替尼在有效控制皮损的同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助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氘可来昔替尼的良好安全性和使用便捷性有助于促进患者的长期管理。氘可来昔替尼的长期疗效不仅体现在皮损控制上,还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报告说,他们的瘙痒、疼痛等症状得到缓解,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这进一步证明了氘可来昔替尼在银屑病患者长期管理中的巨大价值。




总结


三位皮肤领域的专家围绕银屑病长期管理的挑战与解决策略展开深入而精彩的探讨。他们不仅剖析了银屑病治疗过程中的重重难题,还结合前沿医学进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长期管理方案。氘可来昔替尼作为全球首款口服TYK2变构抑制剂,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优秀的临床数据,在银屑病长期管理领域脱颖而出,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氘可来昔替尼在我国成功上市并纳入医保目录,这一里程碑式的举措不仅是对其临床价值的高度认可,更是对银屑病患者长期治疗的切实保障。纳入医保将极大地提高氘可来昔替尼的可及性,使更多中重度银屑病患者能够获益,这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选择,也标志着我国银屑病治疗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为银屑病的长期管理开辟了新的篇章。



中国医学论坛报 侯良宇 整理

周乃慧教授/张振颖教授/李智铭教授 审阅









专家简历

图片

周乃慧 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炎症性皮肤病、脱发性疾病的诊治及皮肤外科手术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

江苏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苏州市预防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整形美容协会毛发分会常务委员


图片

张振颖 教授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香港大学荣誉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主任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生、深圳市高层次人才 


图片

李智铭 教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

温州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所长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在AM,JID,BJD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入选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和温州市首批重大人才工程特支计划-温州名医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康复专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激光与美容学组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副会长

温州市医学会皮肤科分会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3, (7): 573 -625.

[2]王澍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13(12):1-8.

[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批准氘可来昔替尼片上市[EB/OL].(2023-10-19).https://www.nmpa.gov.cn/zhuanti/cxylqx/cxypxx/20231019160913165.html.

[4]Nast A, 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0 Nov;34(11):2461-2498.

[5] Lin Shang,et al. J Inflamm Res. 2022. 16: 5373-5385

[6]Armstrong A et al. Oral presentation at AAD VMX; April 23-25, 2021; Virtual

[7]Armstrong AW et al. Oral presentation at the EADV 2024

[8]Griffiths CE, et al. N Engl J Med. 2010;362:118-128.

[9]R G Langley,et al. Br J Dermatol. 2015;172(5):1371-83. 

[10]A B Kimball,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3 Dec;27(12):1535-45.

[11]Carrascosa JM. Actas Dermosifiliogr. 2013 Jul-Aug;104(6)471-9.

[12]Armstrong AW et al. Oral presentation at the EADV 2024

[13].ClinicalTrials.gov.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3624127 

[14]Armstrong AW et al. AAD 2021; late-breaking oral presentation

[15]ClinicalTrials.gov.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3611751

[16]ClinicalTrials.gov.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036435



1787-CN-2500088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