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新冠疫情节前防疫提示】王宇明教授:有没有可能出现奥密克戎和德尔塔病毒同时暴发流行的情况?当前热度较高的核酸疫苗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何?

2022-01-20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新型冠状病毒病


最近恰逢春节即将来临之际,西安-河南-天津等地疫情发生暴发,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民众议论纷纷:起源地西安疫情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本次河南-天津疫情有什么特点,有何启迪?为什么有人说国外的新冠是大号流感,而中国的新冠会“咬人”?有没有可能出现奥密克戎和德尔塔病毒同时暴发流行,形成“双线作战”的情况?当前热度较高的核酸疫苗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何? 核酸疫苗加强针是否值得在我国推广应用?目前利用药物治疗前景如何?面临春节和冬奥会这两个关键时期,应该怎样平安度过?肝病患者在春节和疫情暴发的期间该怎么办?

王宇明教授将一一解答这些问题,相信他的意见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和有益的启迪。


 问 

有没有可能出现奥密克戎和德尔塔病毒同时暴发流行的情况,形成“双线作战”的状态?

王宇明教授:

这种可能性不仅存在,而且在某些地区已经成为现实。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通常先有一种病毒,然后形成了局部暴发,其间有可能出现另外一种病毒。同时或不同时间出现两种及以上病毒暴发流行形成“双线作战”甚至“多线作战”的状态,这种可能性存在的。这种情况会不会造成新冠疫情每况愈下、雪上加霜呢?回答是不一定。自然界往往是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往往形成一种为主,另一种为辅的局面。幸运的是,我国是不会让新冠疫情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的,力争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这种动态清零的措施是我国从SARS起就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今后肯定也会一以贯之。


 问  

当前热度较高的核酸疫苗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何? 核酸疫苗加强针是否值得在我国推广应用?有何难点?

王宇明教授:

当前信使RNA(mRNA)疫苗(亦称核酸疫苗)热度很高,作为领跑本次新冠疫苗研发的技术路线之一,mRNA疫苗的确有很多过人之处。

我们先来看看mRNA疫苗的作用机制和优势。mRNA疫苗是直接把编码病毒抗原蛋白的mRNA导入人体,不需要经过体外培养和载体,以激发后续机体内的免疫反应,从作用机制上属于创新性突破。从作用机制来看,相比传统疫苗有独特的优势:一是mRNA疫苗不依赖细胞的扩增,很容易实现量产;二是mRNA疫苗可能同时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双重免疫,通过多种机制保护机体,保护效率更高,已有的数据表明这类疫苗的有效率在95%左右;最后,研究表明18岁及以上各年龄段包括慢病、孕妇等特殊群体均可接种mRNA疫苗。

我们也需要看看mRNA疫苗的短板和不足。虽然不少研究表明mRNA疫苗是有效的,但毕竟是最新一代疫苗,还是有不少人担心它的安全性问题。首先,RNA疫苗的毒性风险可能来源于人工合成原料的毒性及包装材料的毒性。其次, mRNA进入人体细胞,引发不良影响的可能是存在的。这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评估,通常需要5~7年,当前因疫情原因可能会缩短到2~3年。更大的问题是效果,随着病毒变异,辉瑞mRNA疫苗有效率从94.3%降至64%,再降至39%。因此,接种疫苗包括mRNA疫苗有一定的保护性,但不能仅仅依靠接种疫苗走出疫情。

总的来讲,每一种疫苗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评估疫苗优劣也不能单独看有效保护率,除了安全性问题,还要看是否易于生产和运输保存,最后在全球各地加速扩大产能等。mRNA疫苗是一种全新的疫苗,具有通用度高、效力高、构建快、容易扩大生产等优点,更重要的是,由于mRNA疫苗在设计、构建和生产上的应变性和快速性,对于大范围流行病的控制是有很大优势的,尤其在传统疫苗产能跟不上时。归根到底,它仍然是一个新事物,肯定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评估,以便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目前已上市的新冠疫苗无论采用何种技术路线,预防SARS-CoV-2感染的有效性均会随时间推移而下降,难以充分保护高危人群。出路在哪里呢?相较于同种技术路线疫苗的加强免疫策略,使用不同技术路线疫苗进行序贯加强或可综合互补,有研究显示,在异源序贯免疫策略中联合诱导强效体液免疫的疫苗与诱导细胞免疫为主的疫苗可提高机体对抗SARS-CoV-2的免疫力。这一理论同样适合其他不同技术路线疫苗之间的序贯方案,尤其是既可以强效诱导体液免疫,又可以激活T细胞免疫的mRNA疫苗,与其他疫苗具有协同作用,提高中和抗体水平,从而增加保护效力,这也有助于提高疫苗分配的灵活性,同时可以避免某些疫苗已被证实的严重不良反应因多次接种而加剧。为此,美国FDA于2021年10月20日批准,可使用不同技术路线疫苗进行异源序贯加强接种,也称为“混合接种”(mix and match),为这种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持。基于FDA对BioNTech的新冠mRNA疫苗作为加强针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了有效性、获益-风险等综合评估,mRNA疫苗BNT162b2加强针扩大接种人群范围在美国已获得紧急授权。

近期发表的多项灭活疫苗-mRNA疫苗序贯接种研究均显示,可提高中和抗体水平,增加保护效力,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这完全符合我国的异源序贯加强接种设想。由此可见,现有研究证据显示异源序贯加强策略是一种较好的加强免疫策略,并已获得权威机构的认可。在现有疫苗保护力逐渐降低的背景下,这种能迅速强效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的方案可能带来新的希望,对于处于SARS-CoV-2高感染风险和重症新冠高危人群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异源序贯加强策略中,mRNA疫苗可能是一种可靠的选择,考虑到BNT162b2等mRNA疫苗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应用,中国香港特区政府今年11月18日宣布,市民若已接种两剂科兴疫苗而第二剂疫苗是在六个月前接种,不论是否属于优先组别,均可从11月23日开始预约和从当天起接种第三剂新冠疫苗,市民可以选择新冠mRNA疫苗。相信今后会积累更多的数据,为免疫策略的调整提供进一步的依据。

应该看到,目前mRNA疫苗在中国市场很难广泛推广,这主要系因:① mRNA疫苗作为一种从来没有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疫苗种类,至少需要长达6~10年的随访观察,才能确认远期安全性。② mRNA疫苗生产成本远高于常规疫苗。比如辉瑞(复星医药合作)的mRNA疫苗出厂价就是38美元/2剂。③ mRNA疫苗从来没有成熟的大规模生产工艺技术。④ 疫苗冷链运输和大规模接种比较困难,如Moderna以及辉瑞和BioNTech合作开发的mRNA新冠疫苗均需要深度冷藏,从而阻碍疫苗的储存、运输和分发。

目前利用药物治疗前景如何?

王宇明教授:

目前药物治疗新冠的临床验证由于种种原因设计不够严密,实施有缺陷,即使药物成功问世也要两年以上,尚无特效药物。去年 12 月 22 日FDA 批准的新冠口服药物 Paxlovid ,主要针对12岁及以上人士,一次三片(2片Nirmatrelvir和一片Ritonavir)必需一起服用,用于患有轻度和中度新冠感染患者,且有进展为重症感染风险的成人和儿童,成为首个可以到药房购买、可在家中使用的新冠口服药物,这可以填补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导致的治疗缺口。研究显示,Paxlovid可降低 SARS-CoV-2在体内繁殖的能力,活性物质 PF-07321332 可阻断病毒繁殖所需的酶的活性。Paxlovid 还提供低剂量的利托那韦(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它可以减缓 PF-07321332 的分解,使其在体内保持更长时间。Paxlovid可有望减少新冠患者的住院治疗需求。而大量数据表明,单克隆抗体治疗奥密克戎症状的效果比较差,且需要静脉注射,而且治疗价格是Paxlovid的两倍多。总之,Paxlovid是当前呼声最高的药物,据称有望破解新冠防治难题,不过我对此仍然有所怀疑。

值得注意的是,Paxlovid初步观察也只能证明在早期使用有效。因此,指望服用药物起到防护作用是不现实的。即使有特效药物,并对症状有改善作用,不等于就是控制疫情,在整体疫情防控上并不会起很大的作用,仅限于降低病死率。据称最近药物价格大幅下降,但是日后我国进口该药的价格几何,尚在观望中。无论如何,当前我国实施精准防控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下期解答:

  • 面临春节和冬奥会这两个关键时期,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平安度过呢?

  • 肝病患者在春节这个关键时期应该如何做?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医学论坛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