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息肉,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
鼻腔、声带、胃肠、胆囊、子宫......
都是它喜欢生长的地方
看起来掀不起多少风浪
但你知道吗?
息肉是癌的近亲
90%以上肠癌都由肠息肉演变而来!
你为什么会长肠息肉?
这种息肉癌变率几乎为100%
肠息肉的发生,和遗传、高脂肪饮食、果蔬摄入少、吸烟、肥胖、缺少体力劳动等都有关系,发生率也随年龄增加而上升,50 岁以上、男性更常见。
另外,肥胖、年龄也都是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BMI 每增加 5 个单位,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风险就增高 19%。
肠息肉有不同的类型,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即使是腺瘤性息肉,也不一定会发展成癌,而且癌变大概需要5-10年,不用过于恐慌。当然,如果你在体检中发现它,还是尽早处理比较好。
我们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这种患者50岁以后的癌变率几乎为100%!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父母如有一方染色体中携带有突变的APC基因(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则有一半的概率传给子代,导致子女患病。
通常,患者整个大肠会布满大小不一的腺瘤,可达成百上千枚。多在15岁前后出现息肉,初起时息肉为数不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
排便后出现这3种症状
可能是肠癌信号!
肠息肉向肠癌转变的过程往往比较隐匿,但并非完全无迹可寻。仔细观察排便后的一些状况,可能就是肠癌的信号!
正常的大便大约两三厘米粗细,而且是成形的。如果排出的大便变得很细,排的过程也很费力,排出的大便有压迹,可能预示肠癌。
这是因为肿瘤占据了肠腔,导致肠腔狭窄,大便只能小范围通过。
出现不明原因的排便规律改变,如便秘、腹泻交替等,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以为吃坏东西或是一般性便秘而不被重视。
因此,对于有大肠癌家族史、老年人等高危人群,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早去医院查明原因。
便血是肠癌的常见症状,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慢性黏液样血便或者只有黏液或血而无粪便。
血便的形状取决于肿瘤位置和出血量,如果肿瘤位于直肠,直肠黏膜可以分泌很多黏液,这种情况往往会出现黏液血便。
肠癌早期筛查方法有哪些?
这6类人应从40岁开始进行筛查
息肉发展为肠癌,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如果在息肉尚未恶变前,及早发现并内镜下切除,即可将肠癌扼杀在摇篮中。
肛门7cm以内的肿瘤,90%都可以通过肛门指检发现
肛门指检查不到的地方,也都可以通过肠镜查出
80%的结直肠癌都有便血的情况,可以通过大便潜血检验查出
对于普通的健康人群,建议从50岁开始,无论是否存在症状,都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
但对于以下高危人群,应该从40岁开始,就定期筛查结直肠癌:
有炎症性肠病史;
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排便习惯改变;
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术后、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
有下腹部放疗史;
不明原因贫血、体重下降、大便隐血阳性;
本人有癌症病史。
来源:浙江省肿瘤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