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这种息肉病会遗传,几乎100%癌变!

2024-06-24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非原创

息肉,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

鼻腔、声带、胃肠、胆囊、子宫......

都是它喜欢生长的地方

看起来掀不起多少风浪

但你知道吗?

息肉是癌的近亲

90%以上肠癌都由肠息肉演变而来!


你为什么会长肠息肉?

这种息肉癌变率几乎为100%


肠息肉的发生,和遗传、高脂肪饮食、果蔬摄入少、吸烟、肥胖、缺少体力劳动等都有关系,发生率也随年龄增加而上升,50 岁以上、男性更常见。


另外,肥胖、年龄也都是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BMI 每增加 5 个单位,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风险就增高 19%。


肠息肉有不同的类型,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即使是腺瘤性息肉,也不一定会发展成癌,而且癌变大概需要5-10年,不用过于恐慌。当然,如果你在体检中发现它,还是尽早处理比较好。


我们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这种患者50岁以后的癌变率几乎为100%!


FAP是什么?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父母如有一方染色体中携带有突变的APC基因(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则有一半的概率传给子代,导致子女患病。


通常,患者整个大肠会布满大小不一的腺瘤,可达成百上千枚。多在15岁前后出现息肉,初起时息肉为数不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



排便后出现这3种症状

可能是肠癌信号!


肠息肉向肠癌转变的过程往往比较隐匿,但并非完全无迹可寻。仔细观察排便后的一些状况,可能就是肠癌的信号!


01
大便形状改变


正常的大便大约两三厘米粗细,而且是成形的。如果排出的大便变得很细,排的过程也很费力,排出的大便有压迹,可能预示肠癌。


这是因为肿瘤占据了肠腔,导致肠腔狭窄,大便只能小范围通过。


02
排便规律改变


出现不明原因的排便规律改变,如便秘、腹泻交替等,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以为吃坏东西或是一般性便秘而不被重视。


因此,对于有大肠癌家族史、老年人等高危人群,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早去医院查明原因。


03
大便带血


便血是肠癌的常见症状,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慢性黏液样血便或者只有黏液或血而无粪便。


血便的形状取决于肿瘤位置和出血量,如果肿瘤位于直肠,直肠黏膜可以分泌很多黏液,这种情况往往会出现黏液血便。


肠癌早期筛查方法有哪些?

这6类人应从40岁开始进行筛查


息肉发展为肠癌,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如果在息肉尚未恶变前,及早发现并内镜下切除,即可将肠癌扼杀在摇篮中。


  • 肛门7cm以内的肿瘤,90%都可以通过肛门指检发现

  • 肛门指检查不到的地方,也都可以通过肠镜查出

  • 80%的结直肠癌都有便血的情况,可以通过大便潜血检验查出


对于普通的健康人群,建议从50岁开始,无论是否存在症状,都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


但对于以下高危人群,应该从40岁开始,就定期筛查结直肠癌:


  1. 有炎症性肠病史;

  2. 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排便习惯改变;

  3. 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术后、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

  4. 有下腹部放疗史;

  5. 不明原因贫血、体重下降、大便隐血阳性;

  6. 本人有癌症病史。


来源:浙江省肿瘤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