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3WCLC专访|NSCLC热点探索

2023-09-11作者:贺鹏资讯

2023年9月9日-12日,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举办的2023世界肺癌大会(WCLC)在新加坡盛大召开。在本次大会上,肺癌领域内新进展,包括晚期,早期及未来方向探索相关研究令人目不暇接。对此,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第一时间在现场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接受访谈,就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现整理访谈精粹,以飨读者。

NSCLC晚期热点探索

在本次大会中,IMpower151[1]研究(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非鳞状NSCLC的Ⅲ期研究)结果的公布引发了业界持续关注。该研究起源于IMpower150[2]研究,旨在探索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卡铂加紫杉醇或培美曲塞(ABCP方案)与贝伐单抗联合卡铂和紫杉醇(BCP方案)一线治疗中国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纳入了EGFR突变的人群,是此研究的一大亮点。



video

韩宝惠教授访谈视频

靶向药物耐药是临床热点,请您谈谈如何更好管理这部分患者?

韩宝惠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面对耐药问题,最关键的是找准耐药机制。如果发现新的靶点,可以进行相应靶向治疗;如果没有新靶点,可以考虑采用抗血管治疗联合化疗,而对于适用免疫治疗以恢复免疫敏感性的患者来说,可以采用免疫治疗加上化疗和抗血管治疗的联合策略。


目前国内已经批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EGFR-TKI耐药患者,基于IMpower151的更新,您如何看待免疫+化疗+抗血管在这一人群中的应用前景?

韩宝惠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任何一项临床研究均只适用于一定人群,并不会适用于全体患者,即一项研究难以满足所有临床需求,或者“考虑周全”,所以有些研究取得阳性结果而有些则难以重复阳性结果。因此,在选择患者的治疗模式时,应从患者个体出发,仔细查阅文献并考量相应临床试验的入组标准、排除标准等方面的因素,才可以确保患者得到临床获益。

NSCLC未来方向热点探索

在免疫治疗新联合方案的探索方面,本次大会也公布了诸多重磅研究。其中,EVOKE-02[3]研究(一项Trop2 ADC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转移性NSCLC研究)结果令人眼前一亮。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全球开放标签、多队列、Ⅱ期研究,本次公布了研究队列A[PD-L1肿瘤比例评分(TPS)≥50%]或队列B(TPS<50%)接受该联合方案治疗的初步结果。研究显示,经研究者评估,队列A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69%,队列B患者的ORR为44%,早期疗效令人鼓舞,而且安全性可控,与每种药物的已知安全性保持一致。

此外,多项研究针对免疫联合细胞、免疫联合疫苗等疗法的联合应用也进行了探索。其中IOV-COM-202研究首次探索了LN-145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该疗法抗一线治疗转移性NSCLC患者展现了良好的疗效,尤其是对于PD-L1表达阴性的患者[4]。另外一项研究探索了IO102-IO103联合免疫治疗在NSCLC患者一线治疗中的应用。该研究表明,对于PD-L1 TPS≥50%的转移性NSCLC患者,IO102-IO103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的临床活性和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5]。该研究的数据支持免疫联合疫苗治疗模式在NSCLC中的应用中进行进一步探索


video

韩宝惠教授访谈视频

请您结合您的临床经验谈谈更看好哪些靶点的前景?

韩宝惠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对于ADC,比较看好HER2靶向ADC。此外,针对PRL3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该研究初步结果显示,在晚期SCLC患者的三线和四线治疗中,部分患者出现了病情的缓解,这一结果令人惊喜。基于此,研究团队计划继续扩大样本量,如果能展现出更好的预期效果,将有望进一步申请扩大临床试验范围,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后线治疗选择。此外,针对TIGIT靶点的Ⅰ/II期临床研究的成果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但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也经历了一些失败,因此还需继续研究探索。而对于肿瘤疫苗的研究更是需要从临床试验第一阶段开始,稳扎稳打地逐步推进,直至能够应用到临床实践当中。

结语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蓬勃发展,并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次WCLC大会上,各种药物及疗法齐头并进,其研究数据结果的公布为NSCLC免疫治疗带来疗效更加确切的答案。期待未来有更多新探索,发现潜在的治疗新靶点,深入探索NSCLC联合治疗方案,为NSCLC免疫治疗的探索提供新线索和新思路,解决目前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专家简历

韩宝惠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呼吸内科名誉主任

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国务院津贴获得者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肿瘤专委会常委

CSCO肿瘤血管靶向专委会前任主委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肿瘤专委会常委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副会长及肿瘤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上海肺科学会肺癌组组长

上海市医师学会呼吸分会副会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向分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候任主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医师协会呼吸内科医师分委会副会长


参考文献

[1]C.Zhou,et al., 2023 WCLC, Abstract OA09.06.

[2]Rebuzzi SE, Facchinetti F, Tiseo M. Anti-angiogenesis boosts chemo-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GFR mutations or baseline liver metastases: insights from IMpower150 study. Transl Cancer Res 2019;8:S612-7.

rence on Lung Cancer Singapore. January 28-31, 2021. Abstract FP13.04

[3]B.C.Cho,et al., 2023 WCLC, Abstract OA05.04.

[4]A.J.Schoenfeld,et al., 2023 WCLC, Abstract MA15.08.

[5]Y.Tsuchiya-Kawano,et al., 2023 WCLC, Abstract MA15.10.

声明:

本资讯由默沙东医学团队编辑提供,旨在用于医学专业人士间的学术交流,请勿随意转发或转载。文中相关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治疗建议。医学专业人士对文中提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默沙东不承担相应的有关责任。

审批号:MI-PD1-5008-CN

Expiration Date 2024-9-11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