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NO.1 口腔膜剂诞生的背景
口服制剂给药方式简便、剂量准确、易携带,在现代医学实践中有着最普遍、最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口服制剂包括片剂、胶囊、丸剂等,但常用的口服制剂在给患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缺陷。临床上存在部分特殊患者(如老年人、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具有吞咽困难的问题,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导致窒息。
针对口服药物吞咽困难的问题,药学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口服药物制剂——口腔膜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定位膜剂为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供口服或黏膜使用。相比于传统口服药物,口腔膜剂在使用时,不需要喝水吞咽,只要放在舌头上,即可在唾液中快速溶解吸收。其提高了给药的方便性和患者的顺应性,尤其是在有咀嚼和吞咽困难的儿童、老年人和一些卧床患者。
可能有的患者会质疑,这种不吃进肚子里的药,到底有没有效果?
在我们的口腔内,黏膜下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经口腔静脉到颈静脉,最后进入体循环。与传统的直接将药物“吃进肚子里”相比,这种进入体循环的方式可以避开胃酸和肝脏对药物的损耗,这种在抵达体循环前药物就被损耗的现象,称之为首过效应,首过效应不利于药效的发挥,经口腔黏膜给药恰好可以避开首过效应,直接将药物吸收入血,提高生物利用度,即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因此,这种不吃进肚子里的药不单只不会没有疗效,反而效果更好更稳定。
NO.2 口腔膜剂的优势
上面提到了口腔膜剂具有避开首过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的优势,其实它还具有以下优势。
给药方便,无需水送服,患者顺应性好,尤其适用于儿童、老人、具有呕吐症状和吞咽困难的患者;
吸收迅速,口腔黏膜给药可迅速吸收,药物起效快,日常应用最多的治疗心绞痛药物硝苯地平片,即是通过舌下含服快速起效,但此药国内尚未有口腔膜剂。
应用前景广泛,口腔膜剂可通过成膜材料的改变,即可改变给药速率,起到速释、缓释、控释等不同的释放效果,对药物血药浓度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口腔膜剂体积小,轻便易携带,可满足日常生活更多的场景下使用。
NO.3 口腔膜剂国内上市药物情况
截至2022年8月30日,国内上市的口腔膜剂有以下6款。
以上药物制备成口腔膜剂的意义在哪呢?
阿尔茨海默病
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一般具有吞咽困难的症状,他们一般抗拒吃药,因此膜剂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服药的顺应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精神分裂症
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具有藏药吐药现象,他们像个小孩一样嘻嘻哈哈、调皮捣蛋,使用口腔膜剂可以使他们的服药情况得到很好的监管。
勃起功能障碍
枸橼酸西地那非,即伟哥,蓝色盒子被人看到时总难免有一丝尴尬,其口溶膜剂不被悉知,有良好的隐私性。再者由于其吸收迅速起效快,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放、化疗呕吐
昂丹司琼目前在售的有片剂和注射剂,有些化疗病人胃肠反应剧烈可能会将片剂一共呕出,导致疗效降低。昂丹司琼口溶膜剂经黏膜系统给药,吸收迅速且能避免药物被吐出,为放化疗后恶心呕吐患者提供了新的给药途径。
哮喘
孟鲁司特钠口溶膜剂可以有效提高儿童患者的顺从性,提高哮喘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口腔膜剂的使用方法
口腔膜剂按照在口腔中的给药途径可分为直接在口中崩解释药的口溶膜和通过口腔黏膜吸收避免首过效应的颊膜和舌下膜。目前国内上市的口腔膜剂皆为在口腔中崩解释药的口溶膜:
步骤A:从袋中取出口溶膜→
步骤B-C:于铝箔顶端将两片铝箔由上至下小心分离→
步骤D-E:将口溶膜从袋中取出,放在舌头上,至溶化后吞咽,不需咀嚼或直接吞咽口溶膜。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粤北人民医院 赖颖强 药师
审稿:广东省药学会 粤北人民医院 郑锦坤 主任药师
编辑:广东省药学会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药学部 林俊强
本文转发自岭南药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