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山西省卫计委10月19日正式公布决定增加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2018年度“136”兴医工程领军临床专科建设单位。
10月20日,山西省呼吸内科质控部肺癌规范化诊疗培训班在山西太原成功召开,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山大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新日教授畅谈“136”兴医工程。本报记者现场采访张新日教授,一起走进“136”兴医工程。
“136”兴医工程项目背景
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原因,山西省医疗技术水平和国内发达省市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为了改变山西省目前的医疗现状,今年年初,山西省政府决定拿出巨资全力打造一批在华北、乃至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一流医院和领军专科,计划在全省遴选10个左右领军临床专科,每一个领军专科给投资1亿元的专项资助,力争在5年内打造出一批在国内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省域“领军医学体系”。这就是著名的“136兴医工程,全面提升医疗水平行动计划”。
“136”兴医工程是什么?
“136”兴医工程是山西省政府惠及民生的大工程,张教授向与会者解释了“136”兴医工程的具体含义:1就是要紧紧围绕全面提升医疗水平这一条工作主线;3就是实施三项建设任务:包括领军临床专科、重点医学实验室(山西省临床微生物与呼吸基础研究实验室)和卓越医学团队;6就是协同推进六个基础项目:包括前沿医疗技术开发、医学装备保障、科技基础平台、国际医学协作、专病诊疗中心和产学研成果转化。最终目的就是要打造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区域呼吸疾病医疗中心,从而带动全省医疗技术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如何实施“136”兴医工程项目?
为了切实建设好山西省“136”兴医工程项目,与国内外一流学科接轨,应卫计委的要求,山大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已聘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院士,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代华平教授、詹庆元教授和翟振国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解立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王婧教授和中国煤炭总医院副院长王洪武教授等作为山大一院的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同时,将以王辰院士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团队为依托,建立“院士工作站”。
借助“136”兴医工程的东风,2018年10月10日山大一院召开了呼吸科亚专业首席专家与后备带头人竞选会。紧紧围绕改革与发展,人才引进与培养,院士工作站建立与专家团队协作,医疗设备更新、前沿医疗技术开展、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等进行了广泛、热烈讨论。科室决定下设11个亚专业,包括呼吸危重症、感染、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睡眠呼吸疾病、变态反应与哮喘、慢阻肺与烟草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肺康复、介入呼吸病学、肺部肿瘤与胸膜疾病和呼吸治疗与护理。经过投票,最终评选出11位亚专业首席专家和4位后备带头人。
“136”兴医工程的机遇与挑战
“136”兴医工程对山大一院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更多的是责任。张教授谈到,医院一定要不负众望,抓住机遇,努力拼搏,重点在呼吸介入病学、呼吸危重症救治、肺血管疾病的诊疗和呼吸感染与临床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形成特色,打造出在国内具有明显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领军专科,造福三晋人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团结协作,把山西的呼吸事业做强做大。
链接:
山大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山大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学科带头人张新日主任带领下,在医疗、教学、科研、设备和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现有5个病区,床位数140张,是中国PCCM规范化建设首批三级医院优秀单位、山西省136兴医工程领军临床专科建设单位、山西省呼吸内科质控部主任单位、山西省呼吸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动脉采血与血气分析国家级培训基地、呼吸与危重症专科医师国家培训基地和呼吸肿瘤介入诊疗联盟培训基地。目前已形成11个亚临床专业学组和研究方向,其中,内科胸腔镜和呼吸内镜介入治疗技术、呼吸危重症及肺血管亚专业将是特色及优势发展方向。
整理:乔博才《中国医学论坛报》
供稿:山大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