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药问药答|有维生素ABCDE,为什么没有维生素FGHIJ?(上)

2022-01-22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临床用药

维生素的发现是19世纪的伟大发现之一。


1886年克里斯蒂安·艾克曼(Christian Eijkman,1858—1930)在爪哇岛研究脚气病(Beriberi,与足癣不同),1897年,艾克曼用鸡做实验,发现小鸡的脚气病症状正是在吃精米时出现,喂糙米时消失。最终,艾克曼确定在糙米里存在可以治疗脚气病的物质。1912年,卡西米尔·丰克(Casimir Funk)经过千百次的试验,终于从米糠中提取出一种能够治疗脚气病的白色物质。这种物质被丰克称为 "维持生命的营养素",简称Vitamin(维他命)(没它就没命),也称维生素。


维生素最早写作“Vitamine”,即拉丁语中的生命“vita”+胺“amine”,大概意思就是生命所需的胺类(但后来发现维生素里不只有胺,就把e去掉,改叫Vitamin)。



维生素命名方式

维生素是在1912年正式出道的,由卡西米尔·丰克命名。

不过,在发现维生素的历程中,人们也有过一套起名计划。1915年,人们发现,丰克所命名的“维生素”实质上包含了脂溶性和水溶性的两种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命名为维生素A和维生素B,后来人们觉得还挺顺溜,为了便于记忆,就干脆按着字母表A到Z这么排下去。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都按着这个规律乖乖出现了。



从维生素F开始的混乱

20世纪20年代,人们发现维生素B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群物质。科学家很快找出了其中2种,并把它们叫作维生素F和维生素G。不过,由于这2种物质都是从维生素B里分离出来的,他们不适合单独占个坑位。


1927年,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下属的食品附加因子委员会直接肯定了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叫法。 


维生素F和维生素G的称呼就没人用了。不久后,维生素F又被新成员启用了,作为人体必需脂肪酸的名字。随着研究的扩展和深入,人们又意识到必需脂肪酸实际上是脂肪的组成成分,而脂肪不算是维生素,因此必需脂肪酸直接被剔除出了维生素的行列,维生素F这一名称再次被废弃,直到现在也没有正式场合再用。




最混乱的维生素B家族

至今尚存的维生素B一家则是维生素界的AKB48,成员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在发现维生素B1、B2后,B3、B4、B5、B6……B17陆续问世,其中B12又收了B12a、B12b、B12c这3个小弟;还有人因为发现其中一种因子是鸡需要的,就把它命名为维生素Bc(“c”就是英文单词“鸡”的首字母)。


不过,现在你知道的维生素B,大概只有B2、B6和B12,其余雨后春笋一样长起来的B族维生素们又纷纷消失了。论其缘由,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它们实际上是其他维生素的混合物,同时也存在不同研究者重复命名的问题。


  • 维生素B10和B11可能是同一类由叶酸和B12组成的混合物;

  • 维生素B7和维生素I也指向同一种混合物;

  • 维生素Bc被发现和维生素M其实都是叶酸,所以这两个名字后来都被废弃;

  • 有的维生素顺应了潮流,拥有了更潮的名字,比如维生素B5改名泛酸,维生素B9改名叶酸。



整顿维生素


由于维生素的命名历史是如此的混乱,看不过眼的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Nutritional Sciences, IUNS)终于接管此事,并于1978年确定了现在的维生素命名原则。总之,维生素家族的混战就此终于告一段落。



1

维生素A

维生素A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帮助细胞再生,保护细胞免受能够引起多种疾病的自由基的侵害。它能使呼吸道、口腔、胃和肠道等器官的黏膜不受损害,维生素A还可明目。


缺乏表现

夜盲症,角膜干燥症,皮肤干燥,脱屑。


每天的需求量

正常成人每天的维生素A最低需要量约为3500国际单位(0.3 μg维生素A或0.332 μg乙酰维生素A相当于1个国际单位),儿童约为2000~2500国际单位,不能摄入过多,有关研究表明,它还有抗癌作用。动物肝中含维生素A特别多,其次是奶油和鸡蛋等。



2

维生素B1(硫胺素,又称抗脚气病因子、抗神经炎因子)

维生素B1是最早被人们提纯的维生素。它维持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表现

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每天的需求量

成人每天需摄入2 mg。它广泛存在于米糠、蛋黄、牛奶、番茄等食物中,现阶段已能由人工合成。



3

维生素B2(核黄素)

维生素B2与能量的产生直接有关,促进生长发育和细胞的再生,增进视力


缺乏表现

口腔溃疡,皮炎,口角炎,舌炎,唇裂症,角膜炎等。


每天的需求量

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4mg,它大量存在于谷物、蔬菜、牛乳和鱼等食品中。


4

维生素B6(吡哆醇类)

维生素B6帮助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它有抑制呕吐、促进发育等功能,维生素B6在体内与磷酸结合成为磷酸吡哆醛或磷酸吡哆胺。它们是许多种有关氨基酸代谢酶的辅酶,故对氨基酸代谢十分重要。


缺乏表现

呕吐、抽筋等。


每天的需求量

人体每日需要量约1.5~2 mg。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且肠道细菌也能合成,所以人类很少发生维生素B6缺乏症。


副作用

日服100 mg左右就会对大脑和神经造成伤害。过量摄入还可能导致所谓的神经病,即一种感觉迟钝的神经性疾病。最坏的情况是导致皮肤失去知觉。



5

维生素B12(氰钴胺或辅酶B12)

维生素B12是维生素中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抗脂肪肝,促进维生素A在肝中的贮存;促进细胞发育成熟和机体代谢。


缺乏表现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每天的需求量

人体对B12的需要量极少,人体每天约需12 μg(1/1000 mg),人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缺少。




本文转发自中国合理用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