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第61届欧洲肾脏病协会ERA年会于2024年5月23日至2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今年的会议主题是“重新思考肾脏健康和改革肾脏护理(Rethinking Kidney Health and Transforming Kidney Care)”。
本次大会评选出了 TOP 10 研究,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东部战区总医院刘志红院士团队,对TOP 10 研究进行深入解读。
作者:东部战区总医院 国家肾脏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全军肾脏病研究所 王杨
药物诱发的急性间质性肾炎(DI-AIN)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常见原因,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多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均有可能导致DI-AIN的发生。早期停用致病药物并采用糖皮质激素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但仍有高达50%的患者在DI-AIN后无法完全恢复肾脏功能。因此,开发一个用于评估DI-AIN肾功能恢复情况的预测模型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西班牙肾小球疾病研究小组(GLOSEN)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研究共纳入了1996年—2023年间在西班牙13个肾脏病中心经活检证实为DI-AIN并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224例患者,排除了如感染或全身性疾病等其他因素可能引起的AIN。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164)和验证组(n=60)。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筛选出预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定义为血肌酐值降低至DI-AIN前最后一次结果的25%以下)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通过模型在训练和验证集中的区分度和一致性来评估其准确性。
研究共纳入了224例DI-AIN患者,其中训练集51例(31%)和验证集19例(32%)在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后6个月实现完全缓解。平均年龄为70岁(四分位间距:57-76岁),115例(51%)为男性。训练集和验证集间的临床特征分布均衡。Lasso回归筛选出的变量包括年龄(65岁以下/以上)、性别、间质纤维化的程度以及发病距启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时间(7天以下/以上)。基于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作者开发了一个用于预测患者完全缓解概率的列线图。列线图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95% CI:0.721-0.880),提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
在验证集中,作者采用重抽样的方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AUC为0.837(95% CI:0.705-0.931),显示了良好的预测稳定性。校准图显示预测结果与观察结果吻合良好。决策曲线分析(DCA)和临床影响曲线分析(CICA)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益。
作者构建并验证了一个具有良好鉴别力和校准度的实用临床模型用于预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DI-AIN患者在发病6个月时肾脏功能完全缓解的概率。这一临床工具可为临床医生评估DI-AIN患者肾脏预后及何时启动糖皮质激素治疗提供帮助。
药物诱发的急性肾损伤(DI-AKI)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均是导致患者发生DI-AKI的高危因素。在前瞻性研究中,DI-AKI发生率约为14%~26%,在横断面研究中,DI-AKI发生率约为37.5%。
药物引起的急性肾损伤主要机制包括:药物毒性导致高危人群急性肾小管损伤;药物诱导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导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肾小管结晶堵塞肾小管或引起相关炎症。其中,DI-AIN的肾损伤机制主要是药物与肾小管基底膜结合充当半抗原,模拟存在于肾小管基底膜或间质内的抗原,肾间质中的树突状细胞识别这些抗原并迁移到局部淋巴结,启动获得性免疫反应,介导CD4+ T细胞浸润到肾间质或肾小管,导致损伤的发生。此外巨噬细胞、B细胞也可能参与这一过程。持续的肾小管间质炎症和纤维化则会导致永久性肾损伤。既往研究表明,约50%的患者在DI-AIN后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间质纤维化程度与肾功能持续恶化相关,而肾间质炎症程度与肾功能恢复和摆脱透析相关。
DI-AIN的治疗手段目前仍相对缺乏,停用肾毒性药物是首要的。由于免疫反应的介入,糖皮质激素是目前的首选药物,但具体应用方案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有的研究表明较长和较短的激素治疗对于肾功能的恢复没有差异,较大剂量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与1mg/kg口服泼尼松治疗对肾功能恢复没有差异。
GLOSEN团队于2018年针对DI-AIN开展了相关研究。在此研究中共纳入西班牙13个肾脏病中心182例DI-AIN患者,暴露因素为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时间长度,主要终点时间为发病6个月时的血肌酐水平。结果表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0.8mg/kg)治疗3周或延长治疗超过8周与肾功能恢复程度无关,延迟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会导致肾功能恢复更差。
综上,更多学者认为确定能够在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获益的患者群体至关重要,相关的指标可能包括eGFR较高、炎性浸润较多且纤维化较少的患者。此外,基于DI-AIN发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药物也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有研究探索了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失败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DI-AIN患者中,使用英夫利昔单抗(TNFα拮抗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于DI-AIN患者肾脏的预后,同样有研究进行了探索。来自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较高的胱抑素C水平(>4.34mg/L)以及发病至开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时间(>22.5天)是影响患者预后的显著因素。在我们报道此项GLOSEN团队的研究中,共收集了13个肾脏病中心27年间224例经肾穿刺诊断为DI-AIN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Lasso回归筛选出预测肾功能完全恢复的特征性变量,包括年龄、性别、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以及启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时间。
Lasso通过引入一个惩罚系数对变量的系数进行压缩,对于临床样本相对较少的研究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可以更好地解决变量共线性的问题。作者通过构建列线图将这些变量可视化,对于临床应用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这是目前第一个用于评估DI-AIN预后的列线图。在作者纳入的变量中,年龄、何时启动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及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在既往的研究中已有相关报道,该研究再次验证了这些危险因素的重要性。既往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DI-AIN的发病率相较于65岁以下人群明显升高,且多与抗生素及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相关,与本文作者选择65岁作为年龄切分点相符合。
何时启动糖皮质激素治疗则与既往研究有所不同。在该团队2018年的研究中,分别以15天和21天作为启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时间点进行了分析,而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则以22.5天作为启动治疗的时间切分点进行了分析,这可能与纳入的人群及入院时间点不同相关。在该研究中,性别对预后的影响目前是首次报道,是否与不同性别人群中不同激素的水平有关,值得进一步探索。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肾脏科监护室 主治医师 医疗组长
江苏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青年委员
研究方向为危重肾脏病的诊治、慢性肾脏病人群异常免疫状态的评估及机制探索
第一作者发表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