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我国是肝癌大国,严峻的疾病形势给我国的社会和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为此中国临床专家展开了积极探索,并在国际舞台上持续发出肝癌领域的中国声音,共同推动了我国肝癌综合治疗的发展进程。
为促进领域学术热点话题的交流,7月20日,南区七省肝癌治疗的专家们共聚杭州,共同探讨肝癌综合治疗的热点问题。会议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彭淑牖教授分享了关于肝癌治疗的观点。
回首建国70周年来,我国在肝癌的诊疗方面有了巨大的发展,且发展迅速。众所周知,中国肝癌发病率非常高,这也使得我国的肝癌研究非常广泛,同时出现了很多的人才。目前,在外科领域的院士名单中,多数都是肝癌研究领域的专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对肝癌研究的重视程度及所取得的进展。
也正由于如此,我国肝癌治疗水平实际上要比国外更好。一些国外认为不能手术的患者,中国专家就能完成手术使患者长期存活。以门静脉癌栓为例,如果癌栓栓塞的部位在门静脉主干,国外学者认为这类患者无法手术;我国则不同,我们团队采用取栓优先的策略和方法,让不少患者获得长期存活,最长者已存活14年,而且继续无瘤生存着。长期生存者中包括蔡秀军教授采用腹腔镜取栓和切肝的患者。但应指出的是,国外在多学科联合制定肝癌诊疗相关共识方面走在我国前面,文章发表更早,因此,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迎头赶上并超越。
目前,在肝癌的诊疗中,MDT模式是近年来的热点。虽然目前肝癌已经能够比较早期地发现并治疗,已不再是既往大家认为的“癌中之王”,但肝癌易复发,因此,仅靠手术治疗是不够的,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介入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从而使患者能够长期存活,实现“带瘤生存”。以索拉非尼为例,这一药物在我国上市应用已有11年,在这期间挽救了很多患者,提高了五年存活率,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对于未来,我认为在肝癌领域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如应继续开展腹腔镜等微创治疗等,不断创新,将肝癌的研究做得更好,持续为全球肝癌治疗领域贡献中国智慧。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我国已经涌现出非常多很出色的中青年外科医生、基础研究学者,希望他们能自强不懈、勇攀高峰,为中国肝癌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