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暑风满余杭,高朋至钱塘。2023年7月6—8日,由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承办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IDSC)第九届学术大会在浙江杭州顺利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精准诊疗,遏制耐药”,来自全国微生物、感染、感控、临床药理、血液、重症、呼吸等多学科的知名专家与著名学者均在此次会议上亮相并进行专题报告,介绍我国感染性疾病诊治的成果和研究,探讨耐药菌诊疗和抗菌药物应用中的难点和经验。
7月7日早8点,IDSC第九届学术大会正式拉开帷幕,可容纳20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线上出席),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俞新乐,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黄正明,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杨新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东,IDSC创始人兼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洪朝阳,IDSC主任委员、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俞云松教授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现场。IDSC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解立新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大会主席、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俞云松教授作了热情洋溢的大会致辞。俞云松教授谈到,盛夏杭州的温度,既体现了杭州同道欢迎与会嘉宾的热度,也体现了杭州举办亚运会的热情。他表示,本次盛会是在各级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三年艰苦努力抗击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举行的首次线下盛会。近三年来,IDSC中的诸多成员始终奋斗在抗疫一线,俞教授代表IDSC专家委员会向他们表示感谢。
本次年会涵盖感染、呼吸、重症、血液、微生物、感控、临床药学等相关领域感染诊治的最新进展,内容形式多样,旨在将精准诊疗、遏制耐药的理念传递给广大同道,也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俞新乐对IDSC第九届学术大会的举办表示祝贺。俞新乐副主任指出,即将迎来第十六届亚运会的杭州,现在正以最美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感染性疾病仍是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医疗卫生难题,浙江省以感染病学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救治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已顺利执行完毕,在这3年间,全省医疗救治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俞新乐副主任进一步介绍了浙江省各级公立医院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希望通过本届大会的举行进一步推动浙江省感染病学的发展、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教授谈到,IDSC成立于9年前,是我国首个跨学科、专门从事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和研究的学术组织。他肯定了俞云松院长在担任主任委员期间的工作成绩和IDSC成员在抗击新冠疫情中起到的表率作用。刘又宁教授指出,IDSC是我国多学科成功合作的典型,互相帮助、互相包容、团结一致是IDSC能够行稳致远的最重要因素,刘又宁教授希望成员们能继续发扬并传承这种精神。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并预祝明年的IDSC换届顺利,共迎更加辉煌的下一个10年。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黄正明首先对大会如期召开表示祝贺。黄正明院士介绍,IDSC自刘又宁教授开创以来秉承教育为本、人才培养的办会宗旨,坚持学术立会、科技强会、服务兴会的办会指导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上百个分支机构中的优秀代表和不可多得的专业队伍。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离不开刘又宁教授带领的感染性疾病专委会的支持。俞云松教授自2019年接过接力棒,在3年新冠疫情期间不畏艰难,不忘初心,带领IDSC队伍举办线上会议,传承品牌。本次大会有2000余人参会,创下疫情以来的历史之最。感染性疾病始终是危及人类生存的严重难题,黄正明院士表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未来将与各家医院、医界同道继续携手共进,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再上新台阶。
浙江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洪朝阳首先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对本次大会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对现场参会的专家和同道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洪朝阳书记谈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是一家年轻的医院,经过39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下属的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三甲医院,也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综合类)的共建单位。感染科是浙江省人民医院历史较为悠久的学科,俞云松教授的加盟使感染学科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次会议规模大、水平高,相信这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也将对感染性疾病的多学科、规范化诊治起到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在线上致辞,对IDSC的各位专家响应号召,积极推进我国感染学科建设,加强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的培训、宣传、推广及多学科合作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绩表示感谢。李大川副司长对未来工作提出以下建议:① 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性疾病的重视程度;② 落实协会职能,大力推进感染相关识别、诊断、治疗的培训;③ 发挥协会优势,加强多学科诊疗合作,全面提升医疗质量。
开幕式的最后环节,解立新教授宣布,经过主委工作会议讨论,IDSC第十届学术大会将于2024年7月4—6日在江苏南京举行。IDSC主任委员俞云松教授和下一届年会联合执行主席施毅教授进行了会旗交接仪式。施毅教授代表第十届组委会欢迎大家明年到六朝古都、长江边城——南京参加IDSC第十届学术大会。
在全体大会报告环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教授与现场参会代表一起重温了他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十个问题的独到见解,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蒋建东院士分享了在抗感染药物未来之路上的探索。随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管向东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王明贵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俞云松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良安教授和辛辛那提儿童医院David B Haslam博士分别围绕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重症肺炎治疗、脓毒症免疫监测与治疗专家共识解读、抗菌新药研究进展、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诊治进展、新冠相关肺部真菌病的临床问题和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中的微生物群等话题作了大会报告,报告专家观点新颖,会场掌声连连。
此外,IDSC第九届学术大会还设立微生物与病原诊断、思维训练营、耐药菌+药理、重症感染、肺部感染、重症感染继发肺损伤与修复、病毒性肺炎合并感染、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发热待查、真菌、青年论坛、华人感染会等多个分论坛,同时涵盖病例比赛、圆桌讨论和辩论赛等形式多样多彩的活动,为参会代表们打造了一场场内容充裕、主题鲜明的学术饕餮盛宴。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记者 杨璐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