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正式收官!重症感染诊疗下期再会~

2022-08-04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原创 重症感染诊疗宝典

立即学习.png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学习列表



小编说

从7月25日开始,到8月3日,【10天重症感染诊疗宝典】更新完毕。IDSC专家们关于重症感染的诊疗经验,你都还记得吗?


(点击下方文字或头像即可阅读详细文章)


邱海波教授


邱海波教授.jpg

重症感染的治疗包括“感染”和“重症”两个部分,重症感染的早期筛查和识别尤为重要。应利用现有的筛查体系对重症感染进行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重症感染的病死率。在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让重症感染患者成为重症医学科的最大受益者。


阅读原文>>>

陈德昌教授


陈德昌教授.jpg

重症感染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医护工作者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临床医生不应该简单使用固定处方来治疗重症感染。重症感染治疗能否成功与早期、恰当的经验性治疗息息相关。初始治疗需要结合当地病原菌的流行病学和耐药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覆盖致病微生物,并根据患者的器官功能状态进行个体化的判断,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阅读原文>>>

罗益锋教授


2ecaa986-003f-40fa-90ee-2c4a61a60cba.png

免疫功能低下宿主肺炎的核心病原体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一致,但增加了一些机会致病原;引起宿主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不同,常见的感染病原体会有差异;免疫功能低下宿主重症肺炎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临床上可根据病原学资料、感染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特点评估感染可能的病原体,参考专家共识建议,制定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


阅读原文>>>

解立新教授


微信图片_20220722104532.png

对于重症肺炎,尽管抗菌药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找到免疫失衡治疗的靶点,进行靶向治疗是未来趋势


动态监测重症感染免疫失衡变化有一定规律可循,IL-6、TNF-α、IL-10动态变化能够反映宿主免疫变化,HLA-DR能够反映宿主免疫向靶向免疫信使传导的能力,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绝对值尤其是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变化能够反映靶向免疫。


通过动态监测免疫功能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免疫调节药物例如糖皮质激素、IL-7、胸腺素α-1等的靶向作用。如何精确监测免疫失衡、阐明其机制、研发精确调控的免疫调节药物虽然曙光在前,仍是任重道远。


阅读原文>>>

陈良安教授、佘丹阳教授


originoo_22908950(1).png

重症CAP死亡率高,免疫功能调节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并不缺乏支持激素治疗重症CAP的循证医学证据,最近的相关Meta分析结果都倾向于支持使用糖皮质激素,难题是如何掌握激素治疗的指征和时机、如何确定恰当的品种、剂量和疗程。


现有研究证据仅提示合并脓毒性休克或高炎症反应的SCAP患者可能从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获益。临床医生应该清楚,糖皮质激素确实可以改善某些重症CAP的预后,但并不是所有肺炎患者或重症肺炎患者都需要或适宜激素治疗


阅读原文>>>

马晓春教授


马晓春教授.jpg

脓毒症机制复杂,高炎状态与免疫抑制共存。脓毒症免疫功能障碍普遍存在,早期识别尤为关键。


单一细胞因子无法判断脓毒症的炎症与免疫状态,需要同时监测促炎与抗炎因子,结合患者基础状态,判断其免疫力;除了炎症因子外,脓毒症还需要综合考虑宿主反应及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数量及功能的改变。


阅读原文>>>

冯四洲教授


冯四洲教授.jpg

炎症指标在鉴别粒缺伴发热患者的G-菌菌血症有一定作用。因此,对于粒缺伴发热患者,有必要进行PCT水平监测。PCT水平明显升高,对粒缺伴发热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或死亡具有预测作用,但仍需要进一步验证。PCT用于指导血液病患者抗菌药物适时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IL-6、IL-10、Presepsin和pro-ADM等与PCT相比,显示出一定预测优势,其确切临床应用价值正有待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证实。


阅读原文>>>

管向东教授


管向东.jpg

ICU内严重感染/脓毒症仍然表现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预防、改善严重感染/脓毒症预后,大有可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加强脓毒症早期诊断;

阅读原文>>>

吴健锋教授


吴健锋教授.png

虽然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改善,但是仍有25%左右的脓毒症患者因免疫功能紊乱而导致28天内死亡,1年内病死率更高达40%。免疫监测的目的就是通过相应指标尽早发现这部分患者,并进行及时干预,从而改善预后。



阅读原文>>>

管向东教授


管向东.jpg

疫抑制是脓毒症死亡的重要原因,《脓毒症免疫抑制诊治专家共识》的发布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深入地认识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都会影响脓毒症的病程,监测相关指标有助于判断脓毒症的预后及指导其治疗。共识推荐mHLA-DR定量检测作为脓毒症患者天然免疫功能监测的首选指标;推荐淋巴细胞计数作为脓毒症患者获得免疫功能障碍的快速筛查指标。共识建议对免疫抑制患者进行免疫增强治疗,加强免疫增强药物的研究可能改善免疫抑制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因此有必要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阅读原文>>>


有话想说


  • 关于重症感染还有什么问题?

  • 关于感染还有什么想学?

  • 哪些专家的观点对你最有帮助?

    欢迎评论区互动留言~




立即学习.png

点击图片签到↑↑↑,打卡学习有福利



猜你还想看...





速速分享.gif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