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慢病管理·大师同行】蒲琳、吴军教授:强化降糖,重视维稳,漫谈我国糖尿病管理现状

2022-07-25作者:戈闯资讯
糖尿病原创
01
高考注意事项

资讯插图.jpg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号召,助力我国慢病管理事业发展,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启动“慢病管理 大师同行——大师说·慢病综合管理专家访谈”。项目聚焦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围绕疾病的诊断、治疗、随访等全程管理,邀请领域内知名专家进行访谈,分享诊疗经验,探讨临床难点,以提升临床医生慢病管理能力,提升我国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获益。


本期邀请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蒲琳教授武汉市第三医院吴军教授,分享糖尿病初诊及复诊人群管理经验,介绍我国糖尿病管理现状与未来。现整理采访精粹,以飨读者。


5.png


蒲 琳 教授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四川省中医药协会糖尿病专委会常委

四川省中医药协会络病专委会委员

锦江区老年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专家库成员

成都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成员

成都市内分泌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


6.jpg


吴 军 教授

武汉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湖北省糖尿病学会委员

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武汉市内分泌学会常委

武汉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强化降糖,早期达标

——初诊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经验


0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建议对于新诊断、年轻、无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的T2DM患者,建议及早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您对此如何解读?临床对于此类患者,您通常建议患者将目标血糖控制在何范围?


蒲琳教授:新诊断、年轻、无严重并发症的T2DM患者属于一级预防范畴,国内外多项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对这部分人群进行严格血糖控制可显著降低微血管病变与大血管病变发生风险,为患者带来长期受益。临床中制定血糖控制目标时,应综合考虑病程、预期寿命等因素,对这此类患者应控制在空腹血糖4~6 mmol/L,餐后血糖6~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小于6.5%。


吴军教授:中国是糖尿病大国,患病人数高居全球首位,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知晓率仅为1/3,这部分人群的血糖达标率也仅有1/3。正因如此,国内正加大力度进行糖尿病宣教,争取提高早期患者诊断率和血糖控制达标率,从而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至最低。


02

若患者HbA1c距离目标值较大,您是否考虑选择降糖作用较强的药物呢?您觉得哪类药物降糖力度比较大,您会优先考虑?


蒲琳教授当患者HbA1c距离目标值较大时,会导致β细胞功能进一步下降,并加重胰岛素抵抗,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很有可能会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等急性并发症。因此在治疗时,应选择降糖力度较大的药物,对于具有明显高糖毒性的患者可优先考虑胰岛素,对于没有高糖毒性的患者可选择包涵有促胰岛素分泌的二联药物。


吴军教授:当患者的HbA1c距离目标值较大,我会首先考虑联合用药。除胰岛素可以根据治疗目标调整剂量外,其他降糖药物的降糖范围均在0.5%~1.5%之间,在疗效上差异并不显著,因此考虑联合用药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03

部分患者在确诊为T2DM时HbA1c较高,是否考虑起始二联治疗,以达到尽快控制血糖的目的?您认为还有哪些患者,适合起始联合用药治疗?


蒲琳教授对于HbA1c较高患者,应尽快启动治疗以将血糖控制在目标值,避免或降低并发症为患者带来的影响。有研究显示,在新诊断的T2DM患者中应用二联治疗,相对起始单药治疗血糖控制更长久,显著降低治疗失败导致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在临床中,对于HbA1c偏高人群可尽早选择机制互补的药物,启动二联起始治疗。


吴军教授:血糖升高是多方面生理机制共同导致的,联合治疗能够发挥多靶点联合效应,从而提升降血糖的效果。当患者初诊为T2DM时HbA1c达到7.5%,可以考虑起始二联治疗,已达到快速控制血糖的目的。





重视血糖维稳,强调个体化用药

——复诊T2DM患者血糖管理经验


01

复诊的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的情况如何,血糖控制达标率有多少?


蒲琳教授:以往的数据显示,国内复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不足50%。但如今随着慢病管理宣传力度加大,新型糖尿病药物不断上市,复诊患者血糖达标率有所好转。据观察,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复诊的患者中,HbA1c达标的比例约为70%。


吴军教授:不同研究显示,国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在30%~40%。我们医院曾开展了一项糖尿病院外血糖管理项目,数据显示门诊随访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可达到60%。但这部分患者多数为年轻、并发症较小的人群,文化程度较高,且对自己的健康状态更加重视,复诊率和治疗依从性也相对较高。


02

患者是否会按时复诊,其用药依从性情况。


蒲琳教授:患者复诊的情况取决于多种因素,对疾病的认知和教育水平等均会对患者复诊的积极性造成影响。能够按时复诊的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好,血糖控制也较为理想;不能按时复诊的患者用药依从性差,血糖控制达标率较差,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03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指出,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害甚至比持续性高血糖更为严重,故临床应加强关于患者血糖波动情况的重视。血糖波动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临床中应如何重视及应对血糖波动?


蒲琳教授:血糖波动可能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从而引发一系列慢性并发症。对于部分老年患者或合并症较多的患者,血糖波动带来的危害则会更为明显。曾有专家指出,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以令患者一辈子控制血糖付出的努力化为乌有。低血糖可能会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不良事件,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患者低血糖危害的认识。


吴军教授:基础研究显示,血糖波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氧化应激反应。近年来,临床越来越重视对血糖波动的管理,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等一系列指标应用于临床。


04

哪类人群容易出现血糖波动的情况?


蒲琳教授:两类人群易出现血糖波动:1)生活不规律、饮食控制不佳的患者;2)病程较长,且合并多个并发症的老年患者。


吴军教授:通常胰岛素分泌功能较差、碳水化合物摄入较多的患者易出现血糖波动,临床中面对这部分患者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此外可以选择针对餐后血糖的阿卡波糖等药物进行治疗。磺脲类药物降糖效果与用药前血糖峰值有关,也可以减少血糖波动的情况。


05

针对这些人群,制定治疗方案时考虑哪些方面?临床倾向于选择哪类药物?


蒲琳教授:针对易出现血糖波动的糖尿病患者,首先应该进行全面的患者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告知患者血糖波动的危害。此外,对于部分因合并症而容易引发血糖波动的患者,需在选择药物时避免低血糖风险较高的药物。


06

目前新型口服降糖药物SGLT2i、GLP‐1RA热度很高,这类药物在个体化治疗方案中更适合哪类患者?


蒲琳教授: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最新发布的《糖尿病诊疗标准》,对于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伴有高危因素,确诊肾病或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使用具有心血管获益的GLP-1RA,SGLT-2i,独立于HbA1c水平或二甲双胍的使用。


吴军教授: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完善,新型口服降糖药物在临床中的地位也在逐渐升高。但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现在临床越来越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但降低血糖仍是首要目标。正因如此,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仍是降血糖的重要手段,临床中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





历经验证,广受应用

——浅谈磺脲类降糖药临床价值


01

2021年正值胰岛素发现100周年,近100年来,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的认知不断加深,各类新型降糖药物层出不穷,每一类降糖药物都有其自身特点,您认为磺脲类药物能延续至今,在各类指南、共识里仍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优势、价值在哪?


蒲琳教授:随着我们对糖尿病病理基础认识的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降糖新药面世,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新选择。在这一背景下,二甲双胍、磺脲类等经典降糖药物在各类指南、共识中的地位也有所下降。但针对中国糖尿病治疗,磺脲类药物仍不可取代,磺脲类药物疗效明确,且价格更低,对于患者而言经济负担较轻,仍处于国内降糖药物销售排名的前列。


吴军教授: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磺脲类药物能够刺激胰岛素没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也充分证实了其疗效与安全性。此外,多项临床研究均证实磺脲类药物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02

您在选择具体磺脲类药物时,会根据哪些方面进行考虑?


蒲琳教授: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应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除考虑药物疗效外,也需要评估药物造成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的风险。格列齐特等磺脲类药物临床研究证据充足,成为各大指南推荐的用药方案,也是临床中的常用选择。此外,糖尿病患者需每日用药,药物价格会影响治疗依从性,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时也会充分考虑这一点。


吴军教授:在选择降糖药时,患者最关注的是能否快速降低血糖,但临床医生也需要考虑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此外,药物服用的频率也需要考虑,一天一次的给药频率更为便捷,更能被患者接受。


03

您能谈谈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的具体临床情况吗?


蒲琳教授:基于中国居民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饮食结构,以及BMI相对西方人群普遍偏低的特点,磺脲类药物在中国糖尿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中,格列齐特多用于早期或自身胰岛素分泌功能尚存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明显,可以降低HbA1c 1%~1.5%。


吴军教授:格列齐特在临床中应用时间较长,受到临床的普遍认可。格列齐特降糖作用适中,能够根据患者血糖升高情况调节剂量,且可以分次使用。在临床中,格列齐特多作为二线药物,当患者HbA1c高到7.5%时可联合其他药物应用。此外,在应用时还需评估患者胰岛素功能,对于胰岛素功能尚存的患者格列齐特才能发挥降糖作用。


04

在《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的引领下,我国仿制药物的研究发展在不断进步,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对此您有何临床体会?您认为原研药品与仿制药品的用户群体有不同吗?您认为原研药品更适合哪类患者?在个体化治疗方案下什么样的患者不适合更换药品?


蒲琳教授:原研药研发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着充分的证据,在上市前有着完整的临床前、Ⅰ期、Ⅱ期、Ⅲ期数据,其品质值得信赖。相比之下,仿制药多是在剂型上有所调整,无需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尽管国内针对仿制药出台一系列一致性评价政策,但目前要求达到原研药80%疗效即可上市,导致市场上药物质量参差不齐。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发现部分患者应用仿制药后血糖出现波动。因此,为进一步提高仿制药质量,国家需继续加强对仿制药生产工艺、疗效评价的管控。此外,药物集采政策的实施,令很多原研药进入集采目录,药物价格有所降低,更多患者可以应用到高质量的原研药,但由于集采药物数量限制,部分特殊门诊患者通常在月末无法买到原研药,需要改为仿制药。


吴军教授:单个患者在由原研药改为仿制药后的血糖控制情况难以说明两者间孰优孰劣,一致性评价是保证仿制药疗效的关键,期待这方面的工作能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慢病管理重在基层,

提升糖尿病管理水平长路漫漫


0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指出要以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健康服务为突破口推进基层慢病医防融合。对此,我们还需要哪些努力?


蒲琳教授:慢病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伴随“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国家针对慢病综合防控制定了一系列举措。基于中国国情,国家将慢病防治窗口提前到社区,令更多慢病患者能够就近接受全程化健康管理。在政策的推动下,医务工作者也要将慢病防治作为己任,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三甲医院应与社区基层医疗单位建立完善医联体,并开展基层医生培训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水平与服务意识。


吴军教授:慢病管理对各个层级的医疗单位都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基层单位的医疗水平和硬件设施亟需改善,三甲医院由于政策原因,慢病患者逐渐流失,对于内分泌科等科室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慢病管理成为医疗领域的重点工作,未来希望能在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1)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完善基层单位的药品供应和信息化水平;2)提高慢病相关科室医生的待遇,促进学科进一步发展。


02

糖尿病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门领域,近年来,新型降糖药物层出不穷,对于其背后机制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对于未来糖尿病的诊治,您有何展望?


蒲琳教授:糖尿病是一个病理机制十分复杂的疾病,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探索糖尿病的病理过程和通路调控,并针对不同靶点开发出新的药物。然而,这些药物未能带来根本性改变,糖尿病仍是无法治愈的疾病。未来,需要对糖尿病进行更为深入地发病机制研究,寻找能够根治糖尿病的治疗手段。值得一提的是,干细胞移植在糖尿病领域成为热点,有望为糖尿病治疗带来新的机遇


吴军教授: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加深,未来将会有更多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尽管糖尿病仍是不可治愈的疾病,但通过多方的努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相信随着国家对人民健康越来越重视,未来将会有更多举措帮助临床医生开展慢病管理工作。


审批编号:DMMKT202207110062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