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9月20日,来自泗洪的张女士因为“4年来不明原因反复发热”入住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9月27日张女士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了胸腔镜下“右上肺叶切除术”,术中,医生将张女士的右上肺叶的一个呈现出慢性炎性反应肿块剖开,从中取出一根形似镰刀状2.5cm长的鱼刺。原来,这根鱼刺就是困扰张女士四年之久“怪病”的元凶。
反复咳嗽发热,每年住院费好几千
张女士今年66岁,2014年9月,她在家吃了午饭后突然感到胸口部疼痛,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附近县医院就诊,挂了水几瓶水之后,张女士感觉似乎胸痛症状好一些了,就放心回家了。
张女士一家并没有把这次就诊一事放心上。但此后,一向身体健康的张女士发现“自己的身体突然不行了”,“动不动就咳嗽,发烧”,每年至少要住院一到两次,每次都诊断为“肺炎”,张女士一直很困扰,自己这个病怎么总不好?每年还定期发作?
直到今年9月17日,张女士在家一阵咳嗽后呕出了“几大口鲜血”,家人将其送至医院就诊,胸部CT提示张女士的右上肺有4.5cm的肿块。张女士的儿子回忆道:当时医生谈话时说肺里有个不明的“肿物”,可能是“不好”的东西。家人一听,就慌了神。于是连夜赶到了上海。在上海的医院,张女士先后做了肿瘤指标的排查,并没有发现恶性肿瘤迹象。
胸腔镜下解开疑团 竟是鱼刺惹的祸
不明原因的肿块,又不是肿瘤,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怪病”?张女士的儿子搜遍了网络,最后带着母亲来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在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门诊,李芝主任详细询问了病史并查看了张女士的检查报告。医生告诉张女士及家人:目前患者的肺炎上确实有个“高密度的阴影”,这个肿块可能是肿瘤,可能是慢性肺炎组织机化,可能是陈旧性结核,也有可能是异物残留。一听说“异物”,张女士猛然想起来:四年前那次就诊前,午饭吃鱼的时候,似乎被鱼刺卡了一下,但是当时并没有感觉有特别之处,也就没有在意。
“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既往病史来看,肺部的肿块极有可能是异物导致”,“不排除鱼刺”,医生经过缜密思考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随后的CT检查检查进一步证实了医生的判断,在CT显影下:张女士的右上肺叶肿块内有一个“细长的高密度影”。医生告诉张女士,这个显影极有可能就是导致其四年来反复发热咳嗽的罪魁祸首——鱼刺。
9月27日,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魏磊主任、李芝副主任医师为张女士在全麻下实施了“胸腔镜下右上肺切除术”,手术中,医生将质地偏硬的肿块切开后,终于找到了被机化后的组织包裹的鱼刺。
记者见到了术后第一天的张女士,已经可以下床活动,正常饮食了,“心病去除后,整个人都变轻松啦。”
魏磊主任(左三)正在查房
影像学显示,标红处为鱼刺
术中取出的“罪魁祸首”鱼刺
医生提醒:鱼刺卡喉需高度重视
四年前的鱼刺,怎么会无端端“跑”到肺里?这令张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对此,主刀医生魏磊主任介绍:食管和纵膈之间粘粘非常致密,这根鱼刺极有可能是穿破食管后“游走”到肺部,在局部形成了慢性炎症。不幸之中的万幸是:幸亏鱼刺是“选择”了穿破食管往肺部的方向,如果换一条路线,到达主动脉,那就有致命危险了。魏主任介绍:食管有三处狭窄:颈部、主动脉弓、贲门,类似于假牙等异物都容易卡在这三处狭窄处,最危险的就是主动脉弓,一旦异物卡住,随着主动脉的跳动,异物很容易移位,刺破主动脉或感染引起主动脉蚀破会引起大出血,甚至死亡。
专家提醒:日常进食时一定要细嚼慢咽,吃鱼或者红枣等有刺有核的食物时尤其要当心。被鱼刺、骨头等卡喉后,有些人习惯喝醋来软化异物、吞点米饭或馒头顺下去,这样做并不安全,应该立即停止进食,及时到医院就诊,用专业器械取出。此外,吃过鸡、鱼、红枣等带刺带核食物后半日内,如果出现腹部剧烈疼痛等症状,应该引起重视,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供稿:董菊、吴倪娜(江苏省人民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