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4年来反复发热咳嗽,竟是鱼刺“惹的祸”

2018-10-16作者:余青资讯
江苏省人民医院

9月20日,来自泗洪的张女士因为“4年来不明原因反复发热”入住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9月27日张女士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了胸腔镜下“右上肺叶切除术”,术中,医生将张女士的右上肺叶的一个呈现出慢性炎性反应肿块剖开,从中取出一根形似镰刀状2.5cm长的鱼刺。原来,这根鱼刺就是困扰张女士四年之久“怪病”的元凶。

反复咳嗽发热,每年住院费好几千

张女士今年66岁,2014年9月,她在家吃了午饭后突然感到胸口部疼痛,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附近县医院就诊,挂了水几瓶水之后,张女士感觉似乎胸痛症状好一些了,就放心回家了。

张女士一家并没有把这次就诊一事放心上。但此后,一向身体健康的张女士发现“自己的身体突然不行了”,“动不动就咳嗽,发烧”,每年至少要住院一到两次,每次都诊断为“肺炎”,张女士一直很困扰,自己这个病怎么总不好?每年还定期发作?

直到今年9月17日,张女士在家一阵咳嗽后呕出了“几大口鲜血”,家人将其送至医院就诊,胸部CT提示张女士的右上肺有4.5cm的肿块。张女士的儿子回忆道:当时医生谈话时说肺里有个不明的“肿物”,可能是“不好”的东西。家人一听,就慌了神。于是连夜赶到了上海。在上海的医院,张女士先后做了肿瘤指标的排查,并没有发现恶性肿瘤迹象。

胸腔镜下解开疑团  竟是鱼刺惹的祸

不明原因的肿块,又不是肿瘤,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怪病”?张女士的儿子搜遍了网络,最后带着母亲来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在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门诊,李芝主任详细询问了病史并查看了张女士的检查报告。医生告诉张女士及家人:目前患者的肺炎上确实有个“高密度的阴影”,这个肿块可能是肿瘤,可能是慢性肺炎组织机化,可能是陈旧性结核,也有可能是异物残留。一听说“异物”,张女士猛然想起来:四年前那次就诊前,午饭吃鱼的时候,似乎被鱼刺卡了一下,但是当时并没有感觉有特别之处,也就没有在意。

“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既往病史来看,肺部的肿块极有可能是异物导致”,“不排除鱼刺”,医生经过缜密思考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随后的CT检查检查进一步证实了医生的判断,在CT显影下:张女士的右上肺叶肿块内有一个“细长的高密度影”。医生告诉张女士,这个显影极有可能就是导致其四年来反复发热咳嗽的罪魁祸首——鱼刺。

9月27日,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魏磊主任、李芝副主任医师为张女士在全麻下实施了“胸腔镜下右上肺切除术”,手术中,医生将质地偏硬的肿块切开后,终于找到了被机化后的组织包裹的鱼刺。

记者见到了术后第一天的张女士,已经可以下床活动,正常饮食了,“心病去除后,整个人都变轻松啦。”

魏磊主任(左三)正在查房.jpg

         魏磊主任(左三)正在查房

影像学显示,标红处为鱼刺.png

         影像学显示,标红处为鱼刺

术中取出的“罪魁祸首”鱼刺.jpg

         术中取出的“罪魁祸首”鱼刺

医生提醒:鱼刺卡喉需高度重视

四年前的鱼刺,怎么会无端端“跑”到肺里?这令张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对此,主刀医生魏磊主任介绍:食管和纵膈之间粘粘非常致密,这根鱼刺极有可能是穿破食管后“游走”到肺部,在局部形成了慢性炎症。不幸之中的万幸是:幸亏鱼刺是“选择”了穿破食管往肺部的方向,如果换一条路线,到达主动脉,那就有致命危险了。魏主任介绍:食管有三处狭窄:颈部、主动脉弓、贲门,类似于假牙等异物都容易卡在这三处狭窄处,最危险的就是主动脉弓,一旦异物卡住,随着主动脉的跳动,异物很容易移位,刺破主动脉或感染引起主动脉蚀破会引起大出血,甚至死亡。

专家提醒:日常进食时一定要细嚼慢咽,吃鱼或者红枣等有刺有核的食物时尤其要当心。被鱼刺、骨头等卡喉后,有些人习惯喝醋来软化异物、吞点米饭或馒头顺下去,这样做并不安全,应该立即停止进食,及时到医院就诊,用专业器械取出。此外,吃过鸡、鱼、红枣等带刺带核食物后半日内,如果出现腹部剧烈疼痛等症状,应该引起重视,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供稿:董菊、吴倪娜(江苏省人民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