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高晓东:CRO感染防控技术指南解读|专家观点

2022-11-21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胡必杰教授牵头国内多个学会包括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华护理学会、国家院感质控中心等制定了《中国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RO)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引》,该指引从很多层面解读了细菌耐药感染的防控需要注意的事项,高晓东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包括集束化策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手卫生、CRE监测、接触预防、CRO患者隔离、环境清洁等。


一、集束化策略


集束化策略包括正确的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器械设备专人专用、优先清洁和消毒患者病房、严格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CRO主动筛查等措施,以上提到的措施需要联合使用而不是单独使用。


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此项措施包括:① 减少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点强化替加环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控、优化抗菌药物品种品规结构、杜绝使用不符合PK/PD原理的药物、鼓励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既有效控制感染,又不易诱导耐药的抗菌药物纳入供应目录。② 规范微生物标本送检。比有如采集标本的指征采集标本送检,知晓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同时会科学判断标本的检验结果。③ CRO的治疗原则,在初步排除定植菌污染及感染灶中存在的伴随菌后,依据CRO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和抗菌药物特点,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抗微生物治疗。


三、手卫生


手卫生是感染防控中最基础又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良好的手卫生可显著降低CRO的感染发病率、定植发生率,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同时,医疗机构应重视诊疗区域内洗手池位置的选取及其清洁、消毒管理。根据喷溅范围合理设置洗手池位置,洗手池不得用于倾倒患者排泄物等污染性液体。在有CRO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宜对洗手池开展采样检测CRO,如有污染时应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或更换相应部件。


四、主动监测医疗机构


开展针对CRO的感染监测,同时依据本地流行病学和风险评估结果,对无症状CRO定植进行监测。在CRO病例聚集或感染暴发时,应对新入院患者和CRO感染病例的接触者进行主动筛查。必要时应进行多学科评估共同确定筛查人群和筛查频次。


五、接触预防


接触CRO感染/定植患者的家属医护人员均应正确执行接触预防措施,包括:正确穿戴防护用品、设备的专人专用、限制患者转运、规范收集医疗废物等。


六、隔离患者


医疗机构对CRO感染/定植患者应实施隔离措施,这里的隔离不仅包括物理空间屏障的建立,还包括严格执行隔离措施的行为。


  • 单间隔离:应优先考虑CRO感染/定植患者安置在单人病室(最好有卫生间),如果单间数量不足应优先安置传播风险大的患者。

  • 集中安置:将CRO感染/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间病室/区域内,保证与其他患者有足够的床间距,划定集中安置患者护理活动限制区域,防止与其他患者接触。

  • 隔离性床单元:床边隔离的有效性存在争议。在不具备单间隔离及集中隔离的情况下,可对CRO感染/定植患者临时实施床单元隔离。床间距在1.5米以上,不应与留置各种导管、开放性伤口、免疫力低的患者安置在同一区域。

  • 分组护理:尤其是在CRO感染增多或感染暴发期间,应对CRO感染/定植患者安排专门的照护人员。工作人员在操作时,应执行正确的接触预防措施。


七、环境清洁


首先要制定本单位CRO 环境清洁与消毒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SOP),明确各部门岗位工作人员职责分工。做好日常及终末环境清洁消毒,执行“清洁单元”的原则,清洁的方式要以擦拭和清洁为主而不是一味地去喷洒消毒剂,注意清洁工具的清洗消毒方式,推荐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机械干燥、装箱备用的处置方式更稳妥。同时开展清洁质量的监测与反馈。



讲者:高晓东

整理:张佳更(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本文转发自SIFIC感染科普笔记


10天感染指标.png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感染指标专题


猜你想看...




点点分享吧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