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国际首个评估活体皮肤RT-QuIC技术在朊蛋白病诊断中价值的大样本研究 | 神经研究展播

2025-03-19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多部位皮肤活检与脑脊液检测在朊病毒播种活性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Multi-site Skin Biopsies vs Cerebrospinal Fluid for Prion Seeding Activity in the Diagnosis of Prion Diseases

发表期刊:JAMA Neurol(Q1,20.9

通讯作者:武力勇教授 董小平教授

第一作者:陈忠云 石琦 肖康

主要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解读


朊蛋白病是一类由异常折叠的致病性朊蛋白引发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包括克雅病(CJD)、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FFI)和Gerstmann-Sträussler-Scheinker综合征(GSS)。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通常在短时间内出现记忆丧失、精神异常和运动障碍等症状,最终导致死亡。由于朊蛋白病的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规检查手段(如头颅MRI、脑电图和脑脊液14-3-3蛋白)的敏感性不高,易与其他神经疾病混淆,造成误诊。近年来,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实时震荡诱导转化(RT-QuIC)技术的应用,使得检测特异性朊蛋白成为早期诊断的可能。RT-QuIC检测通常以脑脊液为样本,但其采集具有一定侵入性,约有10%的患者因禁忌证或对腰穿的顾虑而无法接受。此外,国内的脑脊液RT-QuIC阳性率低于国际报道。最近研究显示,皮肤RT-QuIC检测可能比脑脊液更具敏感性,但这些数据多基于尸检样本,缺乏大样本活体研究。因此,验证活体皮肤RT-QuIC在朊蛋白病诊断中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这为该疾病的早期、便捷诊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该研究纳入了宣武医院的101例朊蛋白病患者(包括散发性和遗传性类型)以及23例非朊蛋白病患者,采样部位包括耳后、上臂、下背部和大腿内侧,同时94例患者还采集了脑脊液样本。结果显示,在三种稀释条件下,不同皮肤部位的RT-QuIC敏感性分别为:耳后84.9%、上臂80.0%、下背部83.7%和大腿内侧84.8%,其中耳后部位在各种稀释条件下表现出最佳一致性。在多部位组合检测中,研究发现任意两处皮肤样本(如耳后、大腿内侧或下背部)的联合RT-QuIC敏感性达92.1%,显著高于单独脑脊液检测的敏感性(75.5%)。当结合所有皮肤部位样本时,敏感性进一步提升至95.0%,充分展现了多部位皮肤检测在朊蛋白病诊断中的优势。


该研究首次在活体患者中证实了皮肤RT-QuIC检测的高敏感性,由于皮肤取样操作简便、微创、风险低,为实现朊蛋白病的早期和便捷诊断提供了新路径。


作者简介


武力勇.png
武力勇 主任医师
通讯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客座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管科研)兼人力资源处副处长(主管人才建设)。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建设项目领军人才及北京市登峰人才项目。主持16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其中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和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1项。近三年,以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Neurology、Brain、Annals of Neurology、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Neurology和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等杂志上发表高水平论文5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