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建议收藏!生化检验中几个常用比值

2022-10-13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1、AST/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由于肝脏中ALT仅存在于肝细胞胞浆内,而AST30%存在胞浆内,另70%存在于线粒体中,当肝细胞轻度病变时,仅有肝细胞浆内的酶释出,ALT上升幅度较AST为大;只有受损较严重时线粒体同时被破坏,AST上升幅度才会超过ALT。


AST/ALT比值的临床意义


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AST/ALT比值是不一样的,比如:


AST/ALT比值<1

当肝细胞轻度病变时,肝细胞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主要是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因此,ALT上升幅度较AST为大,AST/ALT的比值<1。比如急性肝炎早期和轻度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可降到0.56左右,肝炎恢复期,比值逐渐上升至正常。


AST/ALT比值≈1

重症肝炎、中度和重度慢性肝炎,肝细胞线粒体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AST从线粒体和胞浆内释出,因而表现出AST/ALT≈1。


AST/ALT比值>1

当肝细胞严重损害时,胞浆、线粒体中的酶释放血,以致血清AST升高幅度较ALT为大。如肝硬化时,比值可增高至1.44,慢性活动性肝炎比值也常高于正常。


AST/ALT比值>1,甚至>2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线粒体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AST升高明显,AST/ALT>1,甚至>2。


AST/ALT比值在1.20~2.26者往往发展为爆发性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AST/ALT比值>3

曾报道,50%的肝癌患者AST/ALT比值>3,病情病程越长,比值越高,因此AST/ALT比值也可作为判断肝癌的其中一项指标。


对于长期大量饮酒者,AST/ALT>2提示酒精性肝病可能,AST/ALT>3更具有诊断意义。


2、DBIL/TBIL

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


黄疸可分为肝前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后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DBIL/TBIL比值在这三种黄疸病因的鉴别中有重要意义。


溶血性黄疸,DBIL/TBIL比值<0.2。溶血性黄疸是由于溶血,红细胞破坏过多,胆红素生成的量超过肝脏的负荷,主要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而直接胆红素基本正常;


肝细胞黄疸,DBIL/TBIL比值为0.4~0.6。肝细胞黄疸是由于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置障碍,影响了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分泌从而导致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多表现为轻、中度黄疸,DBIL/TBIL比值多在0.4~0.6之间;


阻塞性黄疸,DBIL/TBIL比值>0.6。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胆汁分泌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黄疸,多为中、重度黄疸,DBIL/TBIL比值大于0.6,在疾病恢复期,总胆红素降低,DBIL/TBIL比值反可升高,甚至可达到0.8~0.9。如果DBIL/TBIL比值不超过0.4,可排除阻塞性黄疸;


3、A/G
白蛋白/球蛋白


白球比例(A/G)主要是指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一般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白球比例为正常值,白蛋白要高于球蛋白。


由于我们人体内的白蛋白是在肝脏制造的,当肝功能出现异常时,作为白球比例中分子的白蛋白就会减少,出现白球比例偏低的现象。


正常参考值为(1.5~2.5)∶1;肝脏损害,主要出现于慢性过程,A/G比值可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比值<1.25提示有肝脏损害;比值<1时病变严重,常见于肝硬化


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可引起球蛋白大量合成,导致白球倒置。


4、FPSA/TPSA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目前,国内通常把TPSA>4 μg/L作为筛选前列腺癌的临界值,把TPSA结果在4~10 μg/L之间称为灰色区域,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均有可能,而当TPSA>10 μg/L时,前列腺癌可能性极大。


FPSA则越高越好,常以FPSA/TPSA比值0.19为临界值,当血清TPSA在灰色区域时,FPSA/TPSA显得非常重要,FPSA/TPSA>0.19时,前列腺癌可能性小,当FPSA/TPSA值<0.19时,前列腺癌可能性较大。TPSA在正常范围,FPSA/TPSA比值则忽略不计。

5、PGⅠ/PGⅡ
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


联合测定PGⅠ和PGⅡ比值可起到胃底腺黏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常见意义如下:


PGⅠ≥70 ng/ml 或PGⅠ/PGⅡ 阴性(-) 正常

PGⅠ<70 ng/ml 并且PGⅠ/PGⅡ 阳性(+) 轻度萎缩

PGⅠ<50 ng/ml 并且PGⅠ/PGⅡ 中度阳性(2+) 中度萎缩

PGⅠ<30 ng/ml 并且PGⅠ/PGⅡ强阳性(3+) 高度萎缩

PG检测对胃部疾病预后动态变化分析:

PGⅠ>240或PGⅡ>20时,胃黏膜有破损,建议做胃镜进一步检查或禁酒等两周后复查。可能原因为PGⅡ较稳定,但因胃黏膜受攻击或受破坏时活动期的PGI会明显增加。HP感染、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可致血清PGⅠ、PGⅡ增高。胃溃疡复发PGⅡ增高明显,十二指肠溃疡复发PGⅠ、PGⅡ增高明显。

PGⅠ<70,PGⅠ/PGⅡ<3时,PGⅠ/PGⅡ<3胃黏膜细胞萎缩,建议做胃镜进一步检查,以萎缩性胃炎居多,特别注意有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等的高风险因素。

PGⅠ<70,PGⅠ/PGⅡ>3胃蛋白酶原分泌较少,建议定期复查,以胃酸分泌少居多,有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等的高风险。


来源:检验星空

【猜你想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