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王思桦副教授与呼吸内科苏远副教授、向菲副教授、麻醉科胡晓敏副教授、陶娟医生共同完成了一例电磁导航下肺部结节美兰(亚甲蓝,常用作标记的药物)定位术。
麻城刘女士在单位体检中发现肺部长了结节,且有恶化可能,医生建议她去大医院做进一步确诊。11月11日,刘女士来到协和医院就诊,CT显示她的左肺上叶尖后段有磨玻璃结节,病灶无明显气道通过,位置较偏且难以到达,大小约10mm*13mm,观察后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医生判断恶性可能性很大。刘女士拿到检查结果后非常恐慌,在协和专家的建议下,入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传统的肺部疾病诊断通常有两种方法:支气管镜检查术和经胸壁穿刺术。前者受限于设备直径,无法到达远端支气管病变位置,而后者可以对靠近胸壁位置的病变进行采样诊断,但有一定的气胸和肿瘤针道转移的风险。
为精准定位病灶,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胸外科王思桦副教授团队与呼吸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共同为患者制定了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案:利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精准定位肺部小结节,再手术切除。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Bronchoscope,ENB)是一项全球先进的肺部疾病精准导航高新技术。它采用最新的电磁定位技术,借助电磁导航探头和超细导管,精准定位肺部病变,经支气管到达常规支气管镜无法到达的更远部位,从而真正实现了“无死角”。并通过活检病理取样,对原本无法定性的病变进行确诊;还可引导治疗工具到达病灶,并对其进行定位标记和消融治疗。真正实现了肺部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精准定位和精准治疗,让肺小结节无所遁形。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精准定位肺结节
整个定位过程非常顺利,不到十分钟就完成精确定位。随后,王思桦副教授通过单孔胸腔镜对患者结节进行了肺段切除术,用于定位的美兰在肺表面清晰可见。术后,病理结果也证实了肺结节为恶性肿瘤。
用于定位的美兰在肺表面清晰可见
多学科手术团队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的诞生,不仅可以经自然腔道(支气管)途径到达肺部外周病变,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而且更精准、更安全。它尤其适合于靠近肺外周的疑难病灶的诊疗,如肺外周小结节的活检;淋巴结分期;磨玻璃结节的染色定位、植入标记物等,指导外科精准切除,为病人保留更多的健康肺组织;还可以在电磁导航基础上进行微创治疗:如微波、射频、冷冻等微创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创伤和经济负担,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通讯员:涂晓晨 陈有为 童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