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男子心脏骤停,多亏妻子按压救活丈夫!医生:心肺复苏能救命

2020-08-06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上周抢救了一位心梗患者,今天病情稳定搬出了监护室;与其说我们医生救活了他,还不知说他妻子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患者,黄先生,51岁吃完晚饭突然觉得恶心,想去厕所呕吐,可是还没走到厕所,瞬间摔倒在地。黄先生的妻子看到丈夫摔倒,马上呼叫丈夫,可是没有答应,于是触摸黄先生的大动脉没有波动。

妻子把黄先生放平在地上,同时让别的家人赶紧拨打120,同时开始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直到120赶到,判断黄先生心跳恢复,做了一份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

在送往医院途中,患者再次心脏停跳,监护显示室颤,立即电击除颤,瞬间黄先生心脏恢复正常跳动。后直接送患者进入导管室,打通血管后送回监护室。经过一周的全面治疗,黄先生终于病情稳定,今天搬出了监护室。

推着黄先生出监护室的时候,黄先生一直感谢我们,我们说他要真正感谢的是他的夫人,因为如果没有他夫人第一时间胸外按压,心肺复苏,他根本等不到120车到,更来不了医院。

您肯定会问,黄夫人是医生还是护士?

当然都不是,只不过,黄夫人之前正好听过一次心肺复苏的培训讲座,平时也看看心血管方面的科普,所以在危急时刻,也本能的做出来急救,这才救了她先生。

//

一、心脏骤停唯有心肺复苏能救命

//

对于心脏骤停者,心肺复苏能让其增加2~3倍的生存机会,否则每延长1分钟,存活机会就会减少10%。

我们的大脑缺血缺氧不能超过4分钟,如果超过4分钟,或更长时间,就会导致脑死亡,这时候即使心跳恢复了,脑子也无法恢复,变成植物人。所以,心跳停止,必须马上心肺复苏,通过外力按压,代替心脏工作,最主要是维持心脏的供血,降低脑死亡的风险及维持脑及全身组织脏器的供血。同时心肺复苏能恢复已经停止的心跳。

但是我们会经过心肺复苏培训的人很少,掌握心肺复苏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我国每年有55万心源性猝死患者,但大中城市仅4.5%的会实施心肺复苏,而院外猝死生还者比例不足1%,而美国这一比例则是12%。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我国所有经历过心肺复苏培训合格的公众仅有1000万,不到全国人口的1%,而美国这一数据为33%,法国为40%。仅在2012年,美国便有1310万人接受了心肺复苏培训。

//

二、如何心肺复苏

//

image.png


目前全球统一的心肺复苏标准技能要求是:

我们心脏停跳后,第一个受损的就是大脑, 如果心跳停止超过3-5秒,人会感到头晕,眼前发黑,站立不稳,甚至晕厥摔倒。如果心跳停止超过8-10秒,人会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如果心跳停止超过1分钟,此时脑已经停止工作,瞳孔散大,各种神经反射消失,呼吸停止。这时候如果不马上进行心肺复苏,那么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亡。

心脏停跳,必须马上拨打120,在120到达之前,唯一能救命的就是心肺复苏。


image.png


1、判断意识: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确定患者意识。

2、检查呼吸 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

3、呼救别人来帮忙!或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大声呼救,并让其他人拨打120。

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 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 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6cm)。胳膊要与患者身体垂直、双掌根按压。

7、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 30:2 的比例进行。

如果是一人施救,可以按压为主,或只按压,不用人工呼吸;如果两人施救,或专业人士可心脏按压+人工呼吸配合。

image.png


注意:如果是周围有体外自动除颤器(AED),第一时间要拿到AED自动除颤,有研究显示,从心脏骤停发生到首次电击时间<4 min时,患者生存率可高达60%~75%。如果没有除颤器,就心肺复苏。

//

三、心肺复苏,担心的问题

//

1、如果帮助陌生人心肺复苏,如果没救活,或造成相关性损伤会被会被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2、如果只有一个人,只能按压,不能人工呼吸,或者只做胸外按压,不做人工呼吸,行不行?

仅仅做好胸外按压让心脏泵血,血液流动几分钟就能给急救人员以机会。

3、心肺复苏动作不标准会不会影响效果,这时候,如果不实施心肺复苏,几乎肯定死亡,但做心肺复苏,即使所谓的动作不标准,做了还有希望,不做希望就是0。同时平时偶尔看看这方面的科普,或者有类似的培训参加参加没坏处。

就像黄先生一样,有一个刚参加过心肺复苏培训的妻子,还经常关注心血管科普,这才救了黄先生一命,真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来源:心血管王医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