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治感冒治出的急性肾衰竭

2022-05-20作者:壹声资讯
肾病非原创

作者:天津大学泰达医院  李青 


一位68岁老人,前几天出现感冒、低烧,孩子就在附近药店购买了阿奇霉素、对乙酰氨基酚和蓝芩口服液三种药,买回来后老人只服用了一次便感觉不舒服,未再继续用。第二天感觉尿少了,而且还出现脸肿、腿肿,到第三天,水肿更严重了,基本没有尿,感觉憋得难受,就是尿不出来。


微信图片_20220516142138.jpg


家人把她送到就近的医院,查尿蛋白+,血肌酐升高302µmol/L,代谢性酸中毒,考虑是肾衰,治疗2天水肿不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而转来我院。

入院后检查,她的血肌酐升到了600µmol/L,已经到了尿毒症期,而且合并有严重的酸中毒,高血钾。一天的尿量只有200ml,已经接近无尿了。

微信图片_20220516142140.jpg

尿无法排出体外,水就从血管中“跑到”了组织间隙,所以出现严重的水肿、胸腔积液、腹水和心衰。老人不能平躺,一躺下就喘不上气。即使半卧位,她也呼吸急促,总说喘不上气,胸部憋涨,腹部也憋涨,恶心、难受,总之,各种不舒服。

我们给她做了相关检查,发现膀胱里并没有尿液,也就是说,她没有尿不是尿路梗阻尿不出来,而是她的肾脏根本分泌不了尿液。

她的尿路没有梗阻,也没有失血、脱水等血液循环不足的病史,只有用药史,根据她的病史以及检查结果分析,考虑她的急性肾衰竭是肾脏的问题,确切地说是急性肾小管坏死,药物是罪魁祸首,对乙酰氨基酚是最大的疑犯。她现在已经到了尿毒症期,而且还有代谢性酸中毒和高钾血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死于心衰或者高钾血症。

我们给她用激素治疗,目的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小管进一步损伤,同时给降钾、纠正酸中毒等治疗,第二天尿液便逐渐增多,第三天尿量接近1000ml,此后尿量越来越多,最多时每天尿量一度达到3000ml。随着尿量增多,水肿逐渐消失。

一、急性肾小管坏死

急性肾小管坏死,顾名思义,是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管细胞大量坏死、脱落,坏死脱落的肾小管细胞堵塞管腔,尿液和人体代谢废物就排不出来,水钠潴留、代谢废物蓄积,就会出现水肿,血肌酐升高,血钾升高,代谢性酸中毒等急性肾衰的表现,急性肾小管坏死是急性肾衰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5%~80%。

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期主要表现少尿(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甚至无尿(每日尿量少于100毫升),水肿,酸中毒,高血钾,心衰等,恢复期会出现多尿。

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原因:

1、急性缺血导致的缺血坏死:比如大量失血、休克等。

2、药物:最常见原因,下面重点讲述。

3、小龙虾:小龙虾导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机制不明,暂时单独归类。

4、肾小管堵塞:比如毒打、地震挤压、运动过量导致肌溶解,大量的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溶血、疟疾等红细胞破坏形成的大量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大量蛋白尿堵塞肾小管等。

二、药物性急性肾小管坏死

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2007~2009 年间,日本住院老年患者中 药物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 1%。最常导致药物性肾损伤的药物为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25.1%),其次为抗肿瘤药(18.0%)、抗生素(17.5%)、造影剂(5.7%)。

微信图片_20220516142143.jpg

2017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学术年会上,南方医科大学的侯凡凡院士发布了一项大型临床研究EACH-1研究结果,该研究调查了全国25家大型医院,观察了60多万例住院成人患者,发现住院人群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11.6 %,其中约40%的急性肾损伤与肾毒性药物相关,中草药亦是一大常见危险因素。

药物导致的急性肾损伤分为药物的直接毒性和过敏反应,前者与药量有关,后者与药量无关,一片药可能导致严重损伤而没有一滴尿。

三、非甾体抗炎药

也就是常说的解热镇痛药。这类药的应用特别广,感冒药、退烧药、止痛药的主要成分都是非甾体抗炎药,所以也是最常见的伤肾药物,不仅在中国,全世界范围都是如此。

解热镇痛药的副作用非常多,比较严重的副作用有肾损害、肝损害、胃黏膜损害、出血等,长期或者大量使用,大都会出现上述的副作用。而一些体质的人,少量甚至一次用药,就会导致急性肾衰竭、急性肝衰竭等。

这位老人用的对乙酰氨基酚就是最常用的一类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具有抗炎、镇痛、降温等作用。但其抗炎、镇痛作用相对较弱,所以只用于退烧和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感冒引起的头痛、关节痛、神经痛以及偏头痛、痛经等,不能消除关节炎引起的红、肿、疼痛和活动障碍。

因其具有退烧作用,所以对乙酰氨基酚是常用的抗感冒药。目前临床上所有的感冒药,无论小儿抗感冒药还是成人抗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除了扑热息痛外,其他解热镇痛药还有:阿司匹林、安乃近(氨基比林)、吲哚美辛、萘普生、萘丁美酮、双氯芬酸(扶他林)、布洛芬、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

四、其他引起肾损害的药物

除了解热镇痛药外,下列药物也容易导致肾损害:

1、抗生素:新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先锋霉素Ⅰ,先锋霉素Ⅱ;多黏菌素B;万古霉素;磺胺类;利福平等。

2、中草药:一般人认为服用中草药安全,实则有些中草药也有较强的肾毒性。含马兜铃成分的饮片有:关木通、淮通、防己、青木香、天仙藤、朱砂莲、寻骨风、管南香、三筒管、细辛、厚朴;含有重金属的饮片有:朱砂、雄黄等;含马兜铃成分的中成药常见的有:龙胆泻肝丸、排石冲剂、妇科分清丸、安宫牛黄丸、八正散、跌打丸、舒筋活血丸、止咳化痰丸等。

3、化疗药:阿霉素、顺铂、甲氨蝶呤、长春新碱、博来霉素、亚硝基脲环孢素等。

4、造影剂:造影剂广泛应用于血管造影、增强CT、肾盂造影等。

五、老年人肾脏更容易受损伤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肾功能会生理性减退。据统计,年龄每增长10岁,肾功能受损的风险就增加74%。

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这些疾病都会有潜在的肾脏问题。

老年人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下降,药物容易在肾脏蓄积,特别容易发生药物性肾损伤。所以,老年人用药一定要当心,尤其是应用含有扑热息痛的感冒药及其他解热镇痛药,更应该慎重。

1、使用容易引起肾损伤的药物,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可用可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能不混用就不混用。

2、尽量不用保健品:个别老年人爱吃“补药”、保健药和一些非医院途径的药物,这对肾脏都有很大的风险,建议尽量不用。

3、尽量多喝水:用药时尽量少吃盐,多喝水,保持足够的尿量以稀释药物浓度,减少药物的损伤。

六、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治疗

药物引起的急性肾损伤的治疗,首先要停用可疑的药物,对少尿、无尿者严格控制入量,避免水肿加重。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减轻炎症坏死,促进肾小管的修复。

此外,非甾体消炎药的肾损害机制是药物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肾组织缺血,因此,使用前列腺素制剂前列地尔等也有治疗作用。因血液透析可能加重肾缺血,所以要严格掌握血透指征,慎用血透。

总之,药物是个“双刃剑”,应用得当能“杀敌立功”,应用不好则反伤自己。所以,患者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尤其是老年人更要避免自行用药;而医生则要按诊疗规范和指南用药,尽量减少危害的发生。


来源:李青科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