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为您读报】华西医院“冠名”一种克雷伯菌

2018-10-26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为您读报

为您读报20181025.mp3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教授、医院感染管理部部长宗志勇带领的病原微生物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新菌种,并以所在医院的名称“华西”为其命名,相关论文也发表在国际原核生物系统学委员会会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上。这可能是几十年来首次以华西医院命名的新菌种。

据介绍,新发现的菌种从病人身上分离得到,是一种新的克雷伯菌,全名叫华西克雷伯菌。克雷伯菌属于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目前发现的新菌种,相当于从一个“群”里找出了独特的“个体”。宗志勇教授表示,菌种的鉴定对病症的治疗非常重要,不同菌种的致病性和耐药性不尽相同,研究越精准,临床将实现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下面为您介绍10月25日《中国医学论坛报》的精彩内容。

  • 和衷共济,提升亚太肿瘤诊疗水平——第六届亚洲临床肿瘤学联盟(FACO)国际会议顺利召开(B2~B3版)

参加第六届FACO会议的CSCO代表团

当地时间2018年10月18~20日,第六届亚洲临床肿瘤学联盟(FACO)国际会议于第56届日本临床肿瘤学会(JSCO)年会期间在日本横滨召开。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由理事长李进教授亲自带队,组织百余位优秀青年医生代表前来交流学习。会议第一天,CSCO理事长同时也是现任FACO主席的李进教授在会议现场接受了中国医学论坛报随行记者的专访,我们为您呈现专访内容。此外,我们整理了会议中的精彩学术内容,以飨读者。

详情链接

  • 7支战队集结完毕,北京大学重症医学科普大赛(第三届)即将开赛(A7~A8版)

8.png

“说大白话,讲专业事”,北京大学重症医学科普大赛今年迎来第三届。本届比赛有7家医院派出参赛队,21名重症医学领域的医务工作者将继续以专业为基、妙语为剑,展示各自的医学科普能力,为大家带来精彩比赛。比赛将于2018年11月3日下午1:30在中国科技会堂B205室举行,欢迎您前来观战。本期报纸我们带您领略一下各参赛队的风采。

  • 秦叔逵教授携手我国原创PD-1抑制剂闪耀ESMO,“自主研发”成中国肿瘤治疗关键词(B1版)

2018年欧洲肿瘤学会(ESMO)年会于德国慕尼黑当地时间10月19日~23日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为“确保获取最佳肿瘤治疗(Securing access to optimal cancer care)”。

2013年 《自然》(Science)杂志将免疫治疗评为 “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今年10月,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两位科学家。PD-1抑制剂研究掀起了免疫治疗的浪潮。可喜的是,我国在PD-1抑制剂的自主研发中也紧跟国际步伐,取得了骄人成绩。
德国当地时间10月21日中午,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秦叔逵教授在ESMO大会最新突破性进展专场口头报告了卡瑞利珠单抗(SHR-1210)二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本报在此对研究加以介绍,同时分享研究者解读。

  • 十年磨一剑:贾伟平、周健教授团队Diabetes Care杂志发表研究,TIR与2型糖尿病患者DR风险显著相关(C1版)

国际权威杂志《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9月10日在线发表了一项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贾伟平教授、周健教授团队开展的原创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测定的目标范围时间百分比(TIR)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及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且该相关性独立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提示TIR可成为评价血糖控制的新指标。本报将简介研究结果,并邀请研究团队为我们讲述研究的临床意义及科研背后的故事。

详情链接

  • 庄辉院士报告:我国肝病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D1版)

2018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10月11-14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隆重召开。这次会议不仅是肝病学分会的年度盛会,同期还举办了第四届青年委员会肝病论坛,中国-巴基斯坦联合肝病学术会议,肝病学会-欧洲肝病学会联合肝病日。本次会议七学组(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学组,药物性肝病学组,肝癌学组,重肝及人工肝学组,肝炎学组,肝纤维化、肝硬化学组,终末期肝病及肝移植内科学组),三协作组(遗传代谢性肝病、肝病及相关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均设有专题,精彩纷呈。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在10月12日2018中国-巴基斯坦联合肝病学术会议首个报告——我国肝病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引起与会者关注。本报特邀庄院士介绍报告主要内容,敬请关注。

表 我国肝病负担

《中国医学论坛报》刘金 编辑,刘孝炎 制图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关注10月25日《中国医学论坛报》,或“壹生”APP资讯平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