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多重耐药菌基础知识汇总 | 医学笔记

2021-06-07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多重耐药菌

1. 多重耐药菌是如何定义的?


答:多重耐药菌( MDRO)是指对三类或三类以上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抗菌药物同时耐药(每类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细菌。


2.广泛耐药菌是如何定义的?


答:广泛耐药菌( XDRO)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仅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革兰阳性球菌仅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敏感。


3.全耐药菌是如何定义的?


答:全耐药菌( PDRO)是指对目前所做的所有体外药敏试验药物全部耐药的细菌。


4.β-内酰胺类药物是否同是“一类”抗菌药物?


答: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均为单独一类。


5.如何定义为对一类药物耐药?


答:对一类抗菌药物中其中任何一种耐药定义为该类耐药。


6.多重耐药菌定义中的“耐药”是否包括天然耐药?


答:多重耐药菌定义中的“耐药”不包括天然耐药,仅指获得性耐药。


7.MDR、XDR、PDR三者是何种关系?


答:MDR包含XDR、PDR 。


8.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有哪些?


答:


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细菌

④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包括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⑤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

⑦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

⑧艰难梭菌(CD)等


9.哪些多重耐药菌需要接触隔离?


答:


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③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包括产NDM-1和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⑤艰难梭菌(CD)等


10.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


①危重患者入住ICU;

②长期住院患者;

③既往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④插管或侵袭性操作(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经鼻胃管、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⑤免疫抑制剂使用等


11.多重耐药菌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


答:


主要是接触传播方式,如通过:


①污染的手

②污染的医疗用品

③污染的医疗器械


12.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及重点人群有哪些?


答: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有:重症监护病房(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


重点人群有:长期收治在ICU的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特别是意识障碍、入院时基础功能差(肾功能不全)伴有相关基础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化疗、皮质激素治疗、粒细胞缺乏、接受侵入性操作等患者。



13.如何做好MDRO监测工作?


答:


①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建设,积极开展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要进行监测,及时采集有关标本送检,必要时开展主动筛查,以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②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提高其对多重耐药菌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水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及时反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临床科室,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


③定期公布相关情况。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1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


14.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至少每半年公布1次细菌分离情况及耐药性,至少应包含哪些信息?


答:


①全院各种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构成比

②全院临床分离菌的标本来源及分布

③临床常见标本病原菌的分布

④常见临床分离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⑤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⑥各重点病区重点监测医院感染病原体检出情况


15.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有哪些?如何处理?


答: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听诊器、体温表专人专用。


16.何为多重耐药菌定植?是否需要治疗?是否需要执行接触隔离?


答:MDRO定植是指在患者送检的临床微生物学样本中分离出MDRO,但没有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脓肿等,排除污染,即判定为定植。定植可以在呼吸道、皮肤、开放的伤口等部位发现。MDRO定植,不需要治疗,但要执行接触隔离预防控制措施。


来源:急诊时间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