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写在前面
2021年第46届国际卒中大会(ISC)如期召开,这也是ISC第一次在线上召开。3天大会将带来12项最新研究结果(Late Breaking Science)。华山血管组团队一如既往将在第一时间与您分享会议报道。
2021年3月17日美国中部时间上午11点,美国心脏协会(AHA)新任主席哥伦比亚大学血管神经病学和流行病学教授,临床试验专家Mitchell Elkind主席致辞后,来自巴塞罗那的学者带来了ANGIOCAT随机对照研究。
既往回顾性研究和仅有的一项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对于怀疑急性大血管闭塞的患者,不经传统影像学检查评估而直接转运至导管室进行血管内治疗能够加快到院至再灌注时间,但是否可以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ANGIOCAT是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盲法评估结局的临床试验,2018.8-2020.6入组达到150例患者,经过中期分析,研究提前结束。
纳入标准:
1,发病6小时内疑似大血管闭塞(RACE>4),由院前急救(EMS)预报或初级卒中中心转运
2,到院后NIHSS>10
3,年龄≥18岁
4,病前mRS≤2分
5,导管室和血管内团队到位
排除标准:
1,需要生命支持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2,因终末疾病,预期寿命<6月
3,无法完成90天随访
血管神经科医生在急诊简单查体患者后,将符合入排标准的患者1:1随机至两组:
1. EMS将患者转运至导管室,血管内治疗前通过flat panel CT 除外脑出血(DTAS组)
2. EMS将患者转运至CT室,完成CT平扫+CTA±CTP检查后进入导管室(DTCT组)
两组都根据指南在血管内治疗前使用tPA静脉溶栓
主要疗效终点:
意向治疗人群的90天mRS 序列分析
次要疗效终点:
1,到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
2,早期神经功能显著改善:24小时内NIHSS<2或NIHSS下降≥10分
3,90天mRS≤2分比例
4,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比例
安全性终点:
1,90天死亡率
2,神经功能恶化比例(较基线NIHSS上升≥4分)
3,症状性颅内出血
4,操作并发症
研究随机了174例患者,大血管闭塞占83.1%-85.9%,最终DTAS组74例,DTCT组73例纳入主要终点分析。两组基线数据相似,50%-53%患者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86.4%-87.5%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获得再灌注(mTICI2b-3)。DTAS组显著缩短了到院至穿刺时间(18分钟 vs 42 分钟)以及到院至再灌注时间(57分钟 vs 84 分钟)。DTAS组显著提高了患者预后(3月mRS每降低1分:OR 2.2)。两组安全性结局无显著差异。
ANGIOCAT研究表明,发病6小时内疑似大血管闭塞患者,不经传统影像评估血管内适应症,直接进入导管室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这项研究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流程改善有极大的启示性:首先,根据病情严重程度(RACE结合NIHSS)预测大血管闭塞有较高的准确性。其次,与传统影像评估的血管内适应症(例如闭塞部位,是否target mismatch以及梗死核心体积等)相比,发病至再灌注时间对患者的预后更加重要。在6小时内急性大血管闭塞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应避免影像评估导致的再灌注时间延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