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患者Z女士,发病年龄35岁,未绝经,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2022年7月因超声检查发现左乳肿物、左腋下及左颈部肿大淋巴结近1月,就诊于我院。
乳腺MRI:左乳上象限非肿块病变,范围约32 mm×30 mm,BI-RADS 5,考虑乳腺癌;左乳外下象限强化结节灶,直径约10 mm,BI-RADS 4B;双乳多发小结节,符合BI-RADS 3级;左侧腋窝多发增大淋巴结,考虑转移,较大者约25 mm×20 mm。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左乳肿物穿刺组织、左腋下淋巴结、左颈部淋巴结:细胞学均见癌细胞。左乳肿物穿刺组织病理:腺癌,肿瘤细胞呈条索样排列,符合浸润性小叶癌。免疫组化结果:(左乳肿物)E-cadherin(缺失),肿瘤细胞ER(70%强+),PR(60%中等-强+),HER2(1+),Ki67(5%+)。
骨ECT:中轴骨弥漫性核素浓聚,考虑恶性病变骨骼受累。
CT引导下腰椎穿刺活检,细胞学诊断:找到较多幼稚粒细胞、幼红细胞、巨核细胞等骨髓细胞,偶见成团可疑癌细胞。提示可疑转移腺癌,建议结合相关检查。病理学诊断:(骨)穿刺组织:腺癌,肿瘤细胞呈条索样排列,结合病史,倾向乳腺浸润性小叶癌转移来源。
血液常规:WBC↓ ,Hb↓ ,PLT↓ 。
完善骨髓穿刺,细胞学结果:见较多成团及散在分布癌细胞。骨髓流式细胞学:见到上皮来源肿瘤细胞0.1%。
一线诊断:左乳浸润性小叶癌,Ⅳ期,cmT2N3M1,左腋下、左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骨转移癌,骨髓转移癌(三系增生低下)。
一线治疗:自2022年8月,行OFS+来曲唑+哌柏西利(100 mg)治疗,联合唑来膦酸抗骨转移治疗。
治疗情况:靶病灶:左乳腺病灶PR,左腋下淋巴结病灶PR;非靶病灶:左腋下淋巴结病灶 存在,左颈部淋巴结病灶 存在,骨病灶 存在,骨髓病灶 存在。期间监测血常规:血红蛋白/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考虑肿瘤骨髓侵犯病情得以控制,骨髓造血功能缓解),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低下持续存在(CTC AE分级:1-2级,考虑哌柏西利药物不良反应)。
病情变化:自2023年8月,患者出现胃区不适、腹部胀痛症状,进行性加重,肿瘤标志物CEA及CA153渐进性升高。
二线诊断:左乳浸润性小叶癌,Ⅳ期,cmT2N3M1,左腋下、左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骨转移癌,骨髓转移癌,肠道转移癌。
病情特征:一线内分泌联合CDK4/6抑制剂获益时长12 m左右,二线病情进展以肠道转移为主,合并消化系统临床症状。
二线方案:自2023年9月,行T-DXd治疗(4.4 mg/kg),联合唑来膦酸抗骨转移治疗。
治疗情况:患者治疗期间,胃部不适、腹部胀痛等消化系统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动态监测肿瘤标志物进行性下降,复查肠镜提示肿瘤转移病灶退缩,疗效评价:PR,患者持续接受T-DXd治疗至今,不良反应:恶心2级,呕吐1级,乏力1级,耐受情况尚可。
该例患者为首诊Ⅳ期激素受体阳性HER2低表达晚期浸润性小叶癌,合并淋巴结转移、骨转移、骨髓转移,且因肿瘤侵犯骨髓功能导致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肿瘤负荷大,耐受性欠佳,结合患者分子分型、指南共识推荐以及药品可及情况,晚期一线给予OFS+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联合哌柏西利治疗。治疗期间靶病灶退缩,非靶病灶存在,动态监测血常规提示贫血及血小板低下程度缓解,考虑骨髓功能恢复,整体疗效评价PR,一线PFS时长约12m,虽低于PALOMA-2中位PFS时间,但考虑此种方案给予患者临床病情控制及机体缓解空间。晚期二线病情以肠道转移为主,且合并胃部不适、腹部胀痛等症状,鉴于患者一线CDK4/6抑制剂获益时长相对较短,且疾病进展迅速、临床症状明显,结合DB系列试验的疗效数据,故晚期二线给予新型ADC类药物T-DXd进行解救治疗。
该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验证了新型ADC类药物的作用优势,再次提示对于激素受体阳性HER2低表达人群,如若一线CDK4/6抑制剂获益时间短、后线病情进展迅速,新型ADC类药物在快速控制疾病进展、缓解临床症状、克服内分泌(CDK4/6抑制剂)耐药方面的优势,对于该例患者,后续需高度警惕并密切监测ADC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累积发生风险,从而做好疾病的全周期管理。
福利1:学习期间,我们将选取10个优质评论(50字以上且具有真情实感),入选者有机会获得价值100元的当当读书卡、伴手礼包(内含硬质帆布包、笔记本、水杯等)或64G的中国医学论坛报社Logo U盘。
福利2:累计3天签到打卡,可获得《中国医学论坛报》2024年半年数字报。
福利3:累计7天签到打卡,可获得《中国医学论坛报》2024年全年数字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