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六月盛夏,生机盎然。一年一度的中国卒中学会学术年会暨天坛脑血管病会议于6月23-2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国内神经领域的顶级盛会,本次天坛会以卒中新再灌注治疗时代为主题,围绕脑血管病基础研究、临床诊治、转化医学和产业化方向等热点内容开展多方位的交流和分享。促进和推动了创新科技和学术成果的产出与转化,为广大与会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思路。
在会议优秀论文交流环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漪教授分享了“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研究设计和初步研究结果,为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药物选择。
会议现场
在报告中董漪教授介绍,“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简称“TISS研究”)旨在分析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发病72小时内)缺血性卒中患者90天的功能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共纳入2007例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基础治疗+通心络胶囊和基础治疗+安慰剂。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治疗90天后mRS评分0-1的患者比例。
结果显示,通心络组治疗90天后mRS评分0-1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65.78% vs. 59.10%;OR1.42,95%CI1.12-1.81;P=0.004 )。在次要指标方面,通心络组治疗90天后mRS评分0-2的患者比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安慰剂组)(85.82% vs. 82.32%;OR3.49,95%CI0.25-6.74;P=0.017 );通心络组治疗90天NIHS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安慰剂组)(-4.06 vs. -3.82,P=0.001)。在缺血性卒中再发、出血性卒中再发、心血管死亡事件等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亚组分析显示,未溶栓者,通心络组治疗90天后mRS评分0-1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安慰剂组)(66.1% vs. 59.3%,FAS集,P=0.003;PPS集,P<0.001)。溶栓者,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基线NIHSS评分4-7分者,通心络组治疗90天后mRS评分0-1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8-14分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董漪教授总结道,TISS研究显示,通心络胶囊可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改善神经功能。亚组分析显示,未溶栓患者、轻型卒中患者可能是通心络胶囊治疗获益更多的人群。
摘得四项国奖,代表性专利药物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通心络胶囊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专利药物,为国家医保甲类品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相关科学研究及创新成果先后获得四项国家科技成果大奖。
2000年,通心络胶囊组方原创研究“通心络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获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肯定了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突出的治疗效果。
2006年度,其理论研究“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络病理论指导的通心络胶囊获得充分肯定。
2007年,其生产工艺提升研究“虫类药超微粉碎技术(微米)及其应用研究”获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微米技术的应用,使通心络胶囊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效果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
2019年,以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心梗无再流及缺血性脑卒中微血管损伤相关研究为主要内容之一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获得年度生命科学领域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分别从理论、机制、临床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的重大突破。
通心络胶囊自上市以来先后围绕心血管、脑血管等疾病开展了一系列循证医学研究,积累了大量循证证据。由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张运院士领衔的“应用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论表明,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可延缓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和血管重构指数的进展,从而截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初始环节,有效减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良好。
目前,通心络胶囊已先后获《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中国多学科微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等25部心脑血管疾病指南/共识推荐。这为临床专家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用药依据和指导性建议。
TISS研究的开展,取得了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突破性进展。该研究的发表,将为临床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通心络胶囊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探索还在进行中,更多研究成果值得关注和期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