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我国是“胃癌大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近68万(仅次于肺癌73.3万,位居第二),其中男性新发病例为47.8万,约占70%,农村病例约为44.4万,约占65%。因胃癌而死亡的总人数约为49.8万。目前尚未开展全国范围早期胃癌预防和筛查项目。
近日,以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科廖专等的一项通过磁控胶囊胃镜(MCCG)检查在无症状人群中筛查胃癌的观察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经MCCG筛查的3182例无症状人群中,发现567个局灶性病变[溃疡、息肉、黏膜下肿瘤(SMT)],7例进展期胃癌,50岁以上人群胃癌检出率0.74%。研究结果发表于《消化内镜》(Gastrointest Endosc) 9月刊。本报记者特邀研究者廖专教授诊断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关心的5个问题进行解答,分享研究背后的故事,以期推动我国早期胃癌防治研究进展。
点击获取更多资讯:GIE该研究原文和译文
《论坛报》: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该研究设计的背景。
廖专教授:最新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胃癌死亡率居全球第4位,每年死亡超过75万。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不良饮食结构、生活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是胃癌高发的危险因素。
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近68万,死亡病例近50万,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居恶性肿瘤中的第2位。开展胃癌筛查,从而达到早诊早治是胃癌诊疗的重中之重,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严峻形势的高效可行之径。
胃镜检查一直是胃部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其中,磁控胶囊胃镜因具有无需插管、无创无痛、安全准确的检查特点,为临床普遍认可,是《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及《国家消化道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计划》推荐使用的胃癌筛查技术。
我们的项目希望通过对磁控胶囊胃镜在真实世界中对于健康管理人群胃部检查结果的多中心研究,分析无症状人群胃部疾病的发病现状,并探索通过磁控胶囊胃镜筛查胃癌的意义和可行路径。
《论坛报》:这项研究结果中,最具意义的部分是什么?
廖专教授:最有意义的结果是我们对于我国无症状人群胃癌检出率的重新认知!
由于早期胃癌患者通常缺乏典型症状,因此我们特意选择无症状体检人群行磁控胶囊胃镜检查。研究结果显示,在3182例无症状人群中,经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共检出7例胃癌,这意味着该人群的胃癌检出率为2.2‰。这一检查结果显示胃癌的磁控胶囊胃镜检出率已达到日韩电子胃镜筛查的水平,且人群接受度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明确证实了磁控胶囊胃镜是胃癌筛查的一种有效手段。接下来,将研究数据按年龄进行分层分析,我们发现7例胃癌均为50岁以上的受检者,即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的胃癌检出率达到了7.4‰。这一结果是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针对高危人群、高龄人群行磁控胶囊胃镜筛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另外,溃疡、息肉、黏膜下肿瘤(SMT)的检出率分别为4.9%,10.4%和3.6%。这3种病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胃部病变,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恶变,具有早期干预的价值。磁控胶囊胃镜可以精准检出胃部局灶性病变,从而实现胃癌早诊早治的目的。
本研究被美国消化内镜学会会刊GIE接收,与试验人群和试验技术的选择、试验流程的设计、及试验结果的科学有效均密不可分。
首先,这是首次大范围、大规模选取无症状人群进行胃部内镜检查,同时首次选取拥有完整临床循证数据验证其胃部疾病检查准确性、且拥有国家药监局“磁控胶囊胃镜“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安翰磁控胶囊胃镜作为检查技术。
其次,在试验流程设计上,我们通过云端存储和传输技术,将来自数十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数据高效汇总,并进行中心化阅片,有效实现阅片评价标准的高度一致。
同时,试验严格遵循《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医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的全流程质控,也确保了检查过程的标准统一。试验结果不仅全面展示了无症状人群常见的胃部疾病的检出率,更明确显示对于高危人群行胃癌筛查的意义,同时证实了磁控胶囊胃镜用于胃癌筛查的可行性。
研究结果对我们是一种有效的警醒,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有效评估胃癌的高危人群,又如何有效推动胃癌筛查的全面开展等等,都将是未来我们需要直面的问题。
《论坛报》:在开展早期胃癌筛查中,与传统胃镜检查相比,磁控胶囊胃镜有哪些优势?
廖专教授:前期已有多项临床循证研究将磁控胶囊胃镜与传统插入式电子胃镜进行对比,证实了磁控胶囊胃镜对胃部病变检出的准确性与电子胃镜一致,相关研究结果刊登于美国消化协会(AGA)的官方临床期刊 《临床胃肠肝病学》杂志,及权威学术期刊《日本消化器内视镜学会杂志》,获得国际学术界认可,并展现了磁控胶囊胃镜的临床应用价值。除此项研究之外,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其他关于胶囊内镜对胃部疾病检查准确性研究的相关报道。
据调查,中国每百万人口仅有不到20名内镜医师,医疗资源的巨大缺口使传统插入式胃镜无法实现胃癌普查。加上传统插入式胃镜检查过程痛苦,受检者耐受性差,需要严格规范的消毒级配套的抢救措施,不易普及。
而磁控胶囊胃镜检查无创、无痛、无需麻醉、无交叉感染风险,安全舒适的特性易被受检者接受;操作便捷、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就可完成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可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用;辅以远程阅片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可实现操作人员与内镜阅片医师的有效分工,因而磁控胶囊胃镜在早期胃癌筛查中有着更明显的优势。
《论坛报》:当前磁控胶囊胃镜在医院使用情况如何?有哪些注意事项?
廖专教授:目前,磁控胶囊胃镜已应用于国内近千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累计应用超过30余万例,并出口到英、德、意、法等欧美国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同时,还逐步应用于儿童、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特殊人群的胃部检查,持续探索对于消化领域临床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方式,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五大医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并发表了《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和《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医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对于计划开展磁控胶囊胃镜检查的中心来说,首先需要做好对相关人员的培训,磁控胶囊胃镜检查操作人员要依据操作规范进行系统检查,并了解常见病变的形态特点和易发部位,以确保磁控胶囊胃镜检查更有效。其次,需要严把质控关,检前严格把握检查的禁忌症,嘱患者做好胃准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过程中严格落实规范化操作流程,避免漏检;检后及时明确胶囊排出情况,减少并发症出现。
《论坛报》:据了解,磁控胶囊胃镜在我国尚未纳入国家医保。该筛查技术在我国筛查的可及性如何?
廖专教授:胃癌筛查上升到国家计划是迫在眉睫也是势在必行的,作为胃癌的有效筛查手段,磁控胶囊胃镜的普及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为了普及磁控胶囊胃镜的应用,首先需要的便是大力培养这方面的操作人员,推动其在基层医院、社区医院、边远地区的配备,充分发挥其在胃病筛查中的作用。目前,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尚未纳入国家医保,为了让更多老百姓从这一检查中获益,需要国家、医院、企业的共同努力,国家应对胃癌筛查提高重视程度、增加投入,医疗机构在设备引进、人才培养、有效宣教、检查费用降低方面发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检查会使每位老百姓切身受益。
研究团队部分成员合影[上排(左→右):苏晓菊、刘晓、薄陆敏;下排(左→右):潘骏、廖专、周巍、夏天]
文章刊登于中国医学论坛报《消化·肝病》周刊10月11日D1版,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