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吃中药,什么时间最好?

2022-02-17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中医中药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蔡嘉雄


中药煎煮是指用一定的温度和加热时间,将药物煎煮成所需药液的中药应用方法。常常有患者会问,中药煎煮前要不要清洗?煎药前要不要浸泡?加多少水?煮多长时间?“先煎后下”是什么意思?等等。


中药煎煮前是否需要清洗?


由于目前医院所用的药材都是精制的小包装饮片,杂质少,质量佳,因而是建议不用洗的。还有一些后下的药材,如砂仁、薄荷、荆芥等,有效成分均为一些挥发的成分,清洗后有效成分会大量损失,达不到治疗所需的效果。有些粉末状的中药,如松花粉、蒲黄、青黛粉等,这种更不能煮前清洗,清洗的话药粉就会流失,损失了药材。


煎药前要不要浸泡?


在煎煮前应该把药材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这样可以使有效成分渗透扩散到组织细胞外部,避免加热煎煮时药材组织中所含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使有效成分不易渗出。一般来说,花、叶、全草类为主的药材可浸泡20分钟至30分钟,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矿石及甲壳类等药材为主,可浸泡60分钟。但注意浸泡的时间也不宜过长,过长的浸泡时间会导致药物酶解或霉败。


煎药一般加多少水?


每剂药一般煎2-3次,第一煎水量可多些,一般以漫过药面3-5cm为宜,第二、三煎水量可略少,每次煎得药量200-300mL左右,一般一日服用一剂,将两次或者三次煎煮的药液合并,分2-3次温服。某些方剂药味较多,若加水量不够煎煮时间过长会导致煎干,得不到治疗所需的药液量。


煎药的火候和时间如何掌握?


煎药火候有“武火”和“文火”之分,急火煎煮谓之“武火”,慢火煎煮谓之“文火”,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改为文火。


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宜武火急煎,头煎煮沸15-20分钟即可,二煎药煎沸10分钟即可,煎煮时间过长可导致挥发性有效成分会大量减少,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头煎药慢煎20-30分钟,二煎药慢煎30-4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以防底层药物焦煳,焦煳的药不宜服用。注意长时间煎煮中药会使中药产生鞣酸,起到反向吸附的作用,反而影响了药液本身所含有效物质的浓度;且长时间煎煮的药液口感变差,更难于服用。


“先煎后下”是什么意思?


有些中药如贝壳和矿石类药物应“先煎”,因为这些药材质地坚实,药力难于煎出,应该先打碎先煎,煎煮20分钟左右,再下其他药,比如龟板、生牡蛎、生龙骨、生石膏等。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等,则需先煎时间长些,煎煮60分钟左右再加入其他药物。某些质轻量大的药物,如芦根、夏枯草等,宜先煎取汁澄清,然后以其药汁代替水煎其余的药,处方注明“煎汤代水”。


而有些气味芳香的药物应“后下”,这是因为这些药材以其挥发油为有效成分的,如煎煮时间过长,有效成分几乎散失,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后下”中药一般在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如薄荷、砂仁、豆蔻等。对所有后下药物,也应该先浸泡后再煎。


服药时间如何选择?


一般服用方法是趁温热时先服一半,4~6小时后再服一半,而清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中药服用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疾病的病性、病位及所服


用中药的具体功效选择合适的时间,不同中药的服用时间建议如下:


1、 峻下逐水药:晨起空腹时服用,不仅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而且可避免晚间频频起床影响睡眠。
2、 缓下剂: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
3、 驱虫药、攻下药及其他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宜饭前服用,因饭前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
4、 补益药:宜空腹服用,以利充分吸收发挥药效。
5、 安神药: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用。
6、 涩精止遗药:应晚间服用。
7、 含有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


来源:岭南药学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