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0月24日,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发布了《2018研究前沿》报告,同时发布了《2018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在临床医学领域,TOP10热点前沿主要集中于肿瘤靶向治疗、慢性病治疗新手段和标准、放射性核素标记成像诊疗应用及副作用、小分子激酶抑制剂新药疗效、生物类似物疗效与安全性分析5个前沿群。
在临床医学领域TOP10热点前沿中:肿瘤靶向治疗方面包括PD-1/PD-L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肾细胞癌、PSMA小分子抑制剂靶向治疗前列腺癌两个热点;慢性病治疗新手段和标准方面包括高血压降压治疗新目标值、生物可吸收药物洗脱支架用于冠心病治疗以及人工胰腺闭环控制糖尿病3个热点前沿;放射性核素标记成像诊疗应用及副作用前沿群则包括阿尔兹海默病F-18标记tau靶向PET成像、前列腺癌分子靶向治疗及含钆造影剂脑部沉淀风险3个热点前沿。
临床医学领域今年入选的11个新兴前沿相较往年分布较为分散,涉及肿瘤精准治疗、免疫疗法、传染病防控、危重病早期识别和干预、疾病突破性治疗新药等多个方面。其中,巨细胞动脉炎治疗新药Tocilizumab、伴17p缺失突变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新药Venetoclax对靶向疾病治疗产生了突破性效果,是近几年临床医学领域大受追捧和具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热点。
此外,在报告的“经济学、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这一分类领域中,与精神心理疾病以及与医生和医疗资源管理的多个研究方向,入选TOP10热点前沿,包括精神分裂的干预与训练治疗、网络游戏成瘾的DSM-5 模型、医生职业倦怠研究、医疗保险中医院再入院率降低政策的效果评估、医疗资源分配与医疗可持续性。
《2018研究前沿》报告依托于中国科学院的战略情报分析实力,以及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和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基础科学指标,简称ESI)的高质量客观数据,遴选展示了10个高度聚合的大学科领域中的100个热点前沿和38个新兴前沿。今年是连续第5年发布该报告。此次分析基于2012-2017年的论文数据,数据下载时间为2018年3月。
在《2018研究前沿》报告的基础上,《2018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用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来揭示世界主要国家在十个领域的100个热点前沿和38个新兴前沿的研究活跃程度,观察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研究前沿中的位势和激烈较力的创新格局。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是衡量研究前沿活跃程度的综合评估指标。
报告显示,在十大学科领域整体层面,美国最为活跃,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得分为227.39分,位居全球首位。中国以118.38分位居第二。其中,美国除了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和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领域,其他8个领域的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均排名第一;中国则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和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这两个领域排名第一,在临床医学领域仅排在第13名,处于洼地。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战略情报研究所所长冷伏海研究员在报告中表示,“研究前沿”是一簇共被引聚类形成的高被引论文及其后续施引论文形成的一个“专业研究方向”,还不能完全等同于科学研究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前沿研究领域。高被引论文是科学前沿研究中最受同行关注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数量的“睡美人论文”,况且引文的动机较为复杂。本报告只是监测分析科学研究发展态势的一种视角。
中国医学论坛报 刘金 报道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