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24-03-06作者:李稳资讯
非原创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正式发布《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最终纳入10个癫痫指标(6个神经内科指标,3个神经外科指标和1个神经病理指标)和10个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指标(均为神经重症及神经内科指标)。该指标的实施推了我国癫痫诊疗的同质化发展,为2031年达成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70-80-90”目标助力。

1

癫痫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1.1 指标1:癫痫发作频率记录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收治入院的癫痫患者中各种发作类型的发作频率均得到记录的例数占同期住院癫痫患者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治疗癫痫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发作频率,准确记录各种发作类型的发作频率是抗癫痫治疗的依据和基础,也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改善密切相关。癫痫发作频率记录率是反映癫痫治疗效果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说明:①癫痫指至少2次间隔>24 h的非诱发性(或反射性)痫性发作,或确诊某种癫痫综合征。参考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发布的癫痫实用定义官方报告。②癫痫的发作分类包括:局灶性发作、全面性发作、不明起始部位发作、未能分类发作。参考ILAE发布癫痫发作类型操作分类意见书。

1.2 指标2:抗癫痫药物规范服用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癫痫患者(确诊3个月及以上)中近3个月按照癫痫诊断类型规范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例数占同期住院癫痫患者(确诊3个月及以上)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降低癫痫发作频率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对于每例确诊的患者,均应采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抗癫痫药物规范服用率是反映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的过程指标之一。

说明:规范使用抗癫痫药物指患者依照发作类型服用恰当的抗癫痫药物,按照规范剂量,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3个月及以上。参考中国成人癫痫患者长程管理共识专家协作组发布的《关于成人癫痫患者长程管理的专家共识》。

1.3 指标3:抗癫痫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癫痫住院患者病程中发生抗癫痫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人次数与同期癫痫住院患者总人次数的比值。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是反映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的过程指标之一。

说明:抗癫痫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指使用抗癫痫药物后导致患者需前往门诊就诊,并减药、停药或需对症处理,或导致患者住院治疗,或住院时间延长,或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或出生缺陷。

1.4 指标4:癫痫患者病因学检查完成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住院癫痫患者完成神经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及脑电图学相关检查(普通或视频长程脑电图)的例数占同期住院癫痫患者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神经电生理及神经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明确癫痫病因的手段,其完成率是反映医疗机构癫痫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说明:癫痫患者病因学检查应完成神经影像学检查及脑电图学相关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指头颅CT或MRI检查,脑电图学相关检查包括常规头皮脑电图监测或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

1.5 指标5:癫痫患者精神行为共患病筛查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收治入院的癫痫患者完成抑郁症及焦虑症筛查例数占同期住院癫痫患者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精神和行为障碍是所有癫痫患者及家庭的一个重要担忧和负担,其带来的社会负担及负面影响远大于患者本身的发作情况。该指标体现医疗机构对癫痫患者抑郁症及焦虑症为主的精神疾病共病筛查情况,是反映医疗机构癫痫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说明:癫痫患者精神行为共患病(焦虑症、抑郁症)筛查应使用经验证的中文版筛查量表,抑郁筛查可选量表:中文版癫痫相关神经系统疾病抑郁障碍(C-NDDI-E)量表、HAMD。焦虑筛查可选量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7(GAD-7)中文版。

1.6 指标6:育龄期女性癫痫患者妊娠宣教执行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收治入院的育龄期(18~44岁,月经周期正常)女性癫痫患者(或照料者)在1年内至少接受过1次关于癫痫及治疗如何影响避孕或妊娠咨询者占同期育龄期女性住院癫痫患者的比例。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癫痫与生育能力下降、妊娠风险增加以及新生儿畸形风险相关。该指标体现对育龄期女性癫痫患者的治疗方案计划性和管理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说明:育龄期女性癫痫患者指确诊癫痫,且具有生育可能的18~44岁女性患者。育龄期女性患者(或其照料者)应每年至少接受1次关于癫痫及其治疗对避孕、妊娠可能影响的咨询,包括生殖内分泌情况的评估或相应的药物调整、避孕教育、围孕期叶酸增补知识普及、孕期癫痫及抗癫痫药物潜在风险讨论、妊娠安全教育、哺乳知识普及、针对妊娠需求进行药物评估或调整及其他相关问题。

1.7 指标7:癫痫患者择期手术在院死亡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所有入院行癫痫择期手术的癫痫患者术后在院死亡率。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是反映医疗机构癫痫外科医疗治疗质量的结果指标,体现了医疗机构癫痫外科医疗的综合质量。

说明:若患者对两种及以上足量抗癫痫药物规范治疗失败,应定义为耐药性癫痫并开始可能的癫痫手术评估。癫痫手术评估包括头皮脑电图检测、发作期视频脑电图检测、头颅MRI、头颅PET/CT或PET/MRI及功能影像检测。如上述各项检测均提示一致的致痫灶,则患者应入院行择期致痫灶切除手术。

1.8 指标8:癫痫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所有入院行癫痫手术的癫痫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是反映医疗机构癫痫外科医疗治疗质量的结果指标。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和长期预后,是癫痫住院医疗工作的重点。

说明:癫痫患者术后并发症有脑脊液漏、脑积水、颅内/颅外感染(浅表或深部)、颅内或硬膜外脓肿、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血肿、静脉窦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肺部感染、代谢紊乱、语言障碍、记忆障碍、偏瘫、精神障碍、视野缺损。

1.9 指标9:癫痫患者术后病理明确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所有入院行癫痫病灶切除手术的癫痫患者术后院内病理结果明确率。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是反映医疗机构癫痫外科医疗质量的结果指标。患者病理结果是后续治疗和预后的基础,在院明确病理结果,有助于对患者的长期治疗、随访及教育。

说明:癫痫术后病理明确指规范确切的临床病理诊断,包括明确癫痫患者切除病灶的病理诊断为皮质发育畸形、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5]、结节性硬化、海马硬化[6]、灰质异位、肿瘤、软化灶、胶质瘢痕、炎症、血管畸形、感染性病变、非特异性改变等。

1.10 指标10:癫痫手术患者出院时继续抗癫痫药物治疗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癫痫手术患者出院时继续抗癫痫药物治疗率。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是反映医疗机构癫痫外科医疗质量的结果指标。完成癫痫手术治疗后,患者应该在专科医师指导下继续抗癫痫药物治疗以达到更优的癫痫发作控制。

说明:癫痫外科患者出院时应按照既往药物治疗方案,规范服用抗癫痫药物。

2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1 指标11: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控制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发作在接诊后1 h内得到控制的例数占同期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住院患者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尽快控制痫性发作,减少神经损伤。该指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是反映癫痫持续治疗效果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说明:①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是指每次全身性强直-阵挛(GTC)发作持续5 min以上或发作2次以上,发作间期意识未能完全恢复。②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在接诊后经观察期、第1阶段、第2阶段和第3阶段治疗后按照标准流程已经到60 min的时间点,使用了第3阶段治疗仍无法控制发作时为超级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因此,采用接诊后1 h(60 min)作为评估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控制率的时间点。治疗阶段流程参考《成人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2 指标12: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初始治疗标准方案应用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收治入院的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应用指南推荐的初始治疗标准方案治疗的例数占同期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住院患者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使用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初始治疗标准方案尽快控制发作,减少神经损伤,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初始治疗标准方案应用率是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

说明:初始治疗标准方案参考《成人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方案为发作5~20 min内使用静脉注射地西泮5~10 mg,如有必要可重复给予10 mg,最大速度5 mg/min,或无静脉通路时肌肉注射咪达唑仑10 mg。

2.3 指标13: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麻醉药物应用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收治入院的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应用麻醉药物治疗的人数占同期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一线、二线治疗药物均无效,病死率高,应对这类患者应用麻醉药物控制发作。该指标是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的关键过程指标。

说明:①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定义为经过第1阶段和第2阶段治疗均无效,已经进入第3阶段治疗;②麻醉药物为丙泊酚咪达唑仑注射剂;③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案参考《成人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4 指标14: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应用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收治入院的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启动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治疗的人数占同期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需给予必要的生命支持,尤其是呼吸支持(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防止因惊厥时间过长而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和重要脏器损伤。该指标是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的关键过程指标。

2.5 指标15:在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脑电监测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收治入院的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入院24 h内完成同步脑电监测的人数占同期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同步脑电监测是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临床评估的核心手段之一,其完成率是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的关键过程指标。

2.6 指标16:在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影像检查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收治入院的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入院72 h内完成神经影像学检查的人数占同期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神经影像检查是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完成率是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质量控制的关键过程指标。

说明:神经影像学检查指头颅MRI或CT检查。

2.7 指标17:在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脑脊液检查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收治入院的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入院72 h内完成脑脊液相关病因学检查的人数占同期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脑脊液检查是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完成率是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的关键过程指标。

说明:①脑脊液病因学检查指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及病原学检查;②入院72 h完成脑脊液检查和本次发病在院外已完成脑脊液检查的患者均在统计范围。

2.8 指标18:在院期间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病因明确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收治入院的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在院期间病因学明确的人数占同期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癫痫持续状态病因的筛查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其明确率是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的关键过程指标。

说明: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包括感染、脑血管病、肿瘤、中毒/代谢紊乱等。

2.9 指标19: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在院死亡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收治入院的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院内死亡的人数占同期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是评估在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效果的终点指标,是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的关键结果指标。

2.10 指标20: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随访(出院30 d内)死亡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收治入院的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出院30 d内死亡例数占同期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住院患者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图片

意义:是短期内评估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效果的终点指标,是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的关键结果指标。


参考文献: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癫痫质控专病组. 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指标[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1): 58-65.

来源:中国卒中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