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支架不是你想装,想卸就能卸...

2018-02-04作者:论坛报心血管资讯
冠心病

1.gif

对于植入人体的器械或装置,业界一直持有谨慎的态度。此类装置一旦植入人体,便很难取出,因此若非切实需要,不得随便植入,如支架、起搏器。

    临床上也看到有些医生将适应症放得比较宽,可装可不装的时候,倾向于了装。殊不知,轻率的将器械植入人体后,带来的将是经济、用药、生活、并发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对于择期冠脉造影为 “50-70%” 的病变,甚至部分 80% 的病变,支架是否有装的必要?

    指南其实有明确的规定:支架的目的仅为治疗造成严重心肌缺血或顽固性心绞痛的病变。道理很简单,择期冠脉造影多为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病变多为稳定性斑块,此时是否需要行再血管化治疗(支架或搭桥),取决于狭窄部位的功能,即是否引起心肌缺血,不引起心肌缺血的稳定斑块是安全的,不需要支架处理。

    另一个误区,是很多人认为支架装完后就万事大吉,冠心病就没有了。其实,这只是刚开始。支架植入后,在常规冠心病用药的基础上,还需要额外服用抗血小板药(波立维或倍林达)至少9-12个月,花费和出血风险都增大。此外,一年后仍需要长期服用冠心病用药,同时仍存在发生心肌梗死以及再次植入支架的风险。

    当然,将支架视做洪水猛兽也是不恰当的。如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时候,血管狭窄变成了90-100%,心肌缺血不可避免,此时需要迅速植入支架以挽救心肌、挽救生命。

    归根到底,支架技术是治病救人的利器,但是滥用或不恰当的使用,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和风险。

作者:蒋大夫

来源:蒋大夫讲健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