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黄峻教授
心衰合并低血压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临床问题,因为患者可以出现高血压、正常血压、也可以出现低血压。原本血压正常的患者如果出现明显低血压,常说明该患者病情较重。因为心排出量减少可以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也可以导致低灌注等情况发生。
如果急性心衰患者合并低血压,需要注意低血压的同时有没有低灌注。低灌注的表现为四肢和躯干发冷,有时低灌注也表现为尿量明显减少。
同时存在低灌注和低血压,提示病情很可能向心源性休克的方向进展。此时可使用正性肌力药升压,如左西孟旦、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如果患者之前已经使用了β受体阻滞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的效果一般会较差,左西孟旦和米力农效果较好,特别是左西孟旦,因其除了正性肌力还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对于慢性心衰患者来说,低血压一定要是稳定性的低血压,没有低灌注发生。这是因为心衰较重的患者可以出现稳定的低血压状态,此时是没有症状的,没有头晕、没有体位性低血压,对于这类患者仍可以用标准的利尿剂加“金三角”治疗。
但应注意,利尿剂剂量一定要减少到能维持患者处于干重状态的小剂量,如呋塞米每日10 mg。同时,要调整“金三角”的药物种类或剂量,因为阻断RAAS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都可以降低血压。
在低血压的情况下,药物调整的速度要慢,调整的剂量要小。而且不要同时调整这些药物的剂量,可以交叉调整,调整后再观察血压变化情况,之后再调整另一种药物的剂量。
这些药物调整的节奏不同,ACEI或ARB 1~2天调整1次,β受体阻滞剂2~4天调整1次,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调整速度可以稍快一点,因此尽量不要同时调整这3种药。
经过谨慎、仔细的药物调整,患者的低血压状态可以稳定下来,随着症状改善,血压是有可能提升的。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转载须授权
慢性心衰加重,β阻滞剂该不该停?其他药该怎么用?中国专家共识
马长生教授丨阵发性房颤一线治疗:消融还是药物?【2021年度心房颤动进展盘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