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数据显示,我国大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率已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近年来随着我国肠癌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以及多学科协作在大肠癌领域的开展,我国肠癌精准诊疗不断进步,已较以往取得显著成绩。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大肠癌的防控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结直肠癌的诊疗策略,促进结直肠癌精准诊疗的发展,2019年11月9日,值默克肠癌精准论坛在南京召开之际,我们采访了前来参会的多位在结直肠癌领域颇有建树的权威专家。本期,我们将分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文斌教授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策略的制定、临床常用生物标记物检测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对于初诊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需要检测哪些生物标志物
李文斌教授在采访中指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物标志物选择,需要多方面考虑。目前,NCCN指南、CSCO指南以及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编写的2018年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专家共识均明确指出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应进行KRAS/NRAS、BRAF、MSI检测。免疫组化法检测的相关MMR蛋白,常应用于术后、会诊以及初治结直肠癌患者。然而,尽管这些生物标志物已得到指南的明确推荐,但调查结果显示检测普及率仅有20%左右,仍需要广大临床以及病理科医生共同努力来推进结直肠癌基因检测的实施。生物标志物的选择需要考虑检测平台的可及性和药物经济学等因素。qPCR平台基本可以满足结直肠癌患者的检测需求,且具有较好的可及性。随着越来越多检测平台资质得到认可,基因检测将进一步被普及和规范化,其中病理质控尤为重要。
新兴标志物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李文斌教授表示,新兴生物标志物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是一个备受关注话题。目前,结直肠癌新兴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HER2、NTRK、PIK3CA、PTEN。然而,新兴标志物的应用仍然需要多个方面的考虑,例如,新兴标志物检测后是否能指导临床用药?是否能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产生指导价值?很多新兴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具有一定的预测预后价值,但并没有相应的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NTRK和HER2基因已有相应的靶向药物,是否应该进行检测仍需进一步探讨,例如,通过FISH平台或免疫组化平台检测出HER2扩增的患者,是否能够接受合理规范化的抗HER2治疗,需要病理科医生和肿瘤内科医生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同探讨决定。
其次,新兴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还需考虑检测平台的问题,不同基因选择不同检测平台。例如,免疫组化以及FISH方法能进行HER2基因检测;NGS方法能进行NTRK基因检测等。目前,NGS检测作为一种较新的检测技术已在国内多家医院开展,但更多是独立检测平台。NGS检测费用仍较高,相应药物费用也给患者带来很大负担, 这进一步凸显了规范化基因检测的重要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