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上图进入专题
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流行,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性心肌炎引起广泛关注。
阜外医院收治了一例青年男性患者,新冠感染后5天出现心衰症状,NT-proBNP>30000 pg/ml,hs-TnI 14.49 ng/ml,D-二聚体3.9 mg/L。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V1~V3导联异常Q波,ST段抬高(见下图)。
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功能明显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室壁运动异常。
冠脉CT排除冠脉病变,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可见心肌水肿,延迟扫描未见明显异常强化。
心内膜活检提示:活动性淋巴细胞心肌炎(见下图)。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核酸Ct值为16.446;X线胸片:双肺多发斑片、实变影。
自身免疫系统方面,抗核抗体谱:抗核抗体(ANA)185 AU/ml,抗双链DNA抗体185 IU/ml,抗SSA抗体138 AU/ml,余正常。
结合以上病史,患者青年男性,无基础病史,新冠感染的前驱症状后第5天迅速出现心源性休克,合并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诊断考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暴发性心肌炎、多器官功能衰竭 ”。
本病例可明确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暴发性心肌炎,给予IABP、呼吸机、血管活性药物进行生命支持,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调节暴发性心肌炎的免疫状态,Paxlovid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抗菌药物经验性抗感染,应用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改善心肌重构,纠正肝功能衰竭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效果满意,患者转归良好。
作者指出,对于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选用大剂量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有严格应用条件,仅限于医师根据患者疾病指征下使用,普通人群使用并无特效,且还有潜在风险,不建议作为预防病毒感染的常规手段。本例仅考虑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以及引起暴发性心肌炎时使用,不推荐常规使用。
EMB发现心肌炎症浸润、冠状病毒颗粒或检测到心肌组织病毒复制是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心肌炎诊断的金标准。对于可疑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心肌炎患者,有条件时尽早行EMB。
本例患者EMB病理提示活动性淋巴细胞性心肌炎,但电镜未见病毒颗粒,这可能与EMB取材有限相关。
综合治疗后患者病毒载量明显下降(核酸Ct值逐渐升高),随着心力衰竭改善后肝功能逐渐改善,未出现相关肝肾不良反应。
该患者存在免疫系统疾病家族史,父亲因系统性红斑狼疮于51岁时去世,但患者既往未发现相关表现及检查异常,入院时ANA等抗体阳性。
既往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急性期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伴随ANA抗体阳性。
鉴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会诱发潜在的免疫系统疾病,因此对于该患者的自身免疫疾病方面同样需要给予关注和相应免疫抑制治疗。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冠心病典型的症状是“心绞痛”,或有4种表现形式,需要提高警惕!
胸闷、胸痛、咳嗽、头痛,该怎么办?长新冠评估和管理指南来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