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抗疫日记——我与我的患者

2022-09-14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原创


当疫情猝不及防地袭来,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抵达疫情的“风暴眼”——上海。在福建逆行的近2000名驰援上海的医护人员中,我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4月6日那天,我还在门急诊当班,看到医院援沪医疗队集结的消息,我主动请战,4月7日奔赴“战场”!

在上海,我们转战于世博方舱和城市足迹展览馆亚定点医院两处地方,每次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查房,每名患者要一一问诊并与之面对面交流,本以为年轻力壮身体好,可没想到的是,在隔离服的密闭空间里,不一会儿就感觉到胸闷气短头晕头痛,并且全身湿透,可是每次看到患者们那么迫切地想了解自己的情况以及治疗方案时,我也顾不上自身的不适,尽全力为患者解释病情,每一次我都能听到患者们的夸赞:“小伙子,你是我见过最有耐心的医生!”虽然走出隔离区已经筋疲力尽,但我的内心是满足的,感觉自己切切实实在与患者共同战斗。


常常去帮助

记得在世博方舱医院交班时,发现一位直肠癌术后患者,他多次提出拆线的诉求,但由于舱内条件有限,这类患者少,没有配备锐器类物品,按照工作流程申请相对较慢,连着两天,这个患者的问题都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为了安抚患者情绪,按照遇到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的原则,我主动向领导汇报,想方设法备好换药包和换药刀片,第一时间进入方舱为这位患者进行拆线。拆线时患者嘴里一直重复地说:“谢谢,太感谢了!”事后,他还写了一封真情实意的感谢信交到了我的手上,看完信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里,其实我只是去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事,仅此而已,可在患者看来,这是天大的事情。


总是去安慰

在上海城市足迹展览馆亚定点医院,我们接诊的患者基本上是中老年患者,最年长的有97岁。复杂的基础病,再加上大多数老年人都存在听力不好、记忆力差的问题,给我们的诊疗带来了许多困难。很多老人没有智能手机,即使有也不会操作,这影响了我们的入院登记工作。但我们努力克服困难,耐心与老年患者沟通,不断重复同一句话,只为他们能听懂记住。

一位68岁的阿姨与老伴一起来亚定点医院治疗,意外总是来得那么突然,第二天,因为老伴病情加重,双肺病变扩大,并影响氧合指数,随后被转诊到定点医院,而留下的这位阿姨就显得无比焦躁。她一直追着医生护士询问病情,一遍又一遍地询问检查报告结果,有时候对医生护士的回答不满意,她就会问:“你们是不是不耐烦,是不是不想给我治病?”

当我发现她的情绪异常后,本着对患者一视同仁、负责到底的态度,与她单独进行了深入交谈,充分了解她的焦虑与敏感的问题根源:一是她对自己的病情了解不充分,害怕会加重;二是她担心老伴的病情。为了帮助她解决焦虑的根源,首先我认真地对她的每项检查进行了详细解释,包括检验报告,胸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T)报告,目前在服用的抗病毒药物、中药以及对症支持药物,让她对自己病情充分知晓;其次,对她的各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让她了解到自己需要如何配合,才能尽快痊愈出院;最后我帮她联系了定点医院的工作人员,让她每天有固定时间可以电话咨询老伴病情。自此以后,她非常积极配合医护治疗,随时随地向别的患者夸赞和介绍我,直到出院的那天,我收到了她亲手写下的感谢信,让我感受到了她对我们的肯定。


结语

“白衣为甲,逆行出征”“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对我们医务人员最大的褒奖和肯定,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作为医务人员这份职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一名党员,希望能通过我微小的力量,在抗疫的战场上发光发热,做出一点点自己的贡献,在一线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为人民健康服务。

在这场疫情中,青年们获得了成长,逐步有能力接下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很荣幸,我是青年中的一员。少年强,则国强!中华民族也正是在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之下,挺过了一次又一次考验,不断奋勇向前。

战斗胜利,我们告别上海,回到福建,又会变回父母眼中的“孩子”。但是,经过抗疫一线淬炼的年轻人,正在为人民的健康,努力学习和工作,用自己远大的理想、过硬的本领承担起我们应有的时代重任。


作者:福建省老年医院 重症医学科 林立伟

文化铸魂 人文精神篇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


在全国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在报纸及融媒体平台开设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专栏,专栏分为医院党建专家论坛及医院文化、和谐医患故事三部分。


医院文化故事专栏通过小切口反映医院文化共识及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宣传推广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和科室特色文化的创新做法和典型案例;同时,塑造和培育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素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