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尿里泡沫多、双腿水肿?这6个表现可能提示糖尿病肾病!

2023-06-16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非原创


尿里面有“泡泡”是怎么回事啊?还有双腿为什么会突然肿起来?

其实这都有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表现,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和干预,随着病程的进展,有些患者最终很可能会发展到“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已经很普遍了,据估计,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有2~4个人罹患糖尿病肾病。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盘点糖尿病肾病的 6 大表现以及避免发展为尿毒症的 5 大防治策略!


这 6 个表现

提示可能患有糖尿病肾病



1. 泡沫尿

尿液中出现泡沫提示可能是蛋白尿,是肾脏受损时白蛋白漏出到尿中引起的。

健康的肾脏,排出的尿液清澈几乎没有泡沫,而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的泡沫尿,其泡沫细小而多,绵密如啤酒沫,且久经不消散。

- 小编有话说 -

并非所有泡沫尿都是糖尿病肾病引起的,以下几种情况也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泡沫,但与糖尿病肾病没关系。


(1)排尿过急:在尿液的强力冲击下,空气和尿液混合在一起,容易形成泡沫,但这种泡沫尿完后很快就消散了。


(2)尿糖增高: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含有大量糖分时,可以使尿液张力增高而出现泡沫,这种泡沫也会很快消失。


(3)尿路感染:泌尿道感染时,炎性分泌物增多可增加尿液表面张力引起泡沫尿。另外,如果感染的是某些产气菌,尿液也会出现气泡。不同的是,尿路感染情况下,大多会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2. 夜尿增多

正常情况下,成人白天大概排尿4~6次,夜间0~1次,白天尿量占全天2/3,夜尿量占1/3,当夜尿增多时,可表现为夜间排尿次数增加或者尿量增多:

连续多晚起床排尿次数≥2次;

• 持续出现夜尿量占全天尿量的一半以上或者>750ml。

这可能是肾功能受损后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引起的。

- 小编有话说 -

日常生活中,夜尿增多,也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导致的,大家不用过于紧张。


睡前饮用大量液体:包括水、浓茶、咖啡等饮料,摄入水分增多了,产生的尿液自然也多。


精神因素:白天遇到高兴或难过的事情,情绪波动,晚上依旧精神紧张,辗转难眠,夜尿频率也容易增加。



3. 水肿

肾功能受损使大量蛋白尿排出后,血浆中的白蛋白浓度会下降,渗透压变化导致血液中的水分会渗到组织间隙中,从而引起水肿。

同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量减少,体内的水分排不出去也会聚集在组织间隙。一般表现为双下肢或眼睑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水肿。

- 小编有话说-

普通人久坐或久站、血液循环不畅也会导致水肿,但一般短时间就会恢复,水肿部位还有弹性,按下去马上会反弹。如果是糖尿病肾病引起的水肿,持续时间会比较长,水肿部位按下去会有明显的坑,反弹比较慢。



4. 视物模糊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看东西看不清楚时,要当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可能。

originoo_567243380.jpg

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属于微血管病变,两者常相伴而生。所以,出现视物模糊时,也要警惕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可能。



5. 血压高

糖尿病患者出现血压高,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引起的。

一方面是由于肾脏排钠减少,引起体内水钠潴留及血压升高;另一方面,受损的肾脏会分泌“肾素”,引起血管收缩,导致高血压。



6. 贫血

贫血常常表现为甲床、口唇及眼结膜苍白、面色萎黄,往往也是糖尿病肾病导致的后果。

肾脏可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素),刺激骨髓造血。肾脏受损后,促红素分泌减少,造血量就会减少,从而引起贫血。


5 招避免发展为尿毒症


如果糖尿病患者已经合并慢性肾病,要做好综合治疗,《KDIGO 2022年临床实践指南: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糖尿病管理》给出了 5 点建议,避免糖尿病肾病发展为尿毒症。


👇 糖尿病肾病综合治疗金字塔 👇

1. 定期检查

糖尿病肾病是不断发展的慢性病,确诊后需要定期监测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以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决定是否调整治疗措施。

originoo_571494414.jpg


确诊后至少每年复查1次,对于肾脏损伤程度高的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具体请遵医嘱。


2. 控制饮食

出现肾功能受损的糖尿病患者,在吃这方面,除了做好饮食控糖外,还要特别注意蛋白质和钠盐的摄入量。


✍ 低蛋白饮食:

对于未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不要超过0.8 g/kg(体重);

而透析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每天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至1.0~1.2 g/kg(体重)。


✍ 低钠饮食:

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每日的钠摄入量应<2 g,相当于5 g盐。


3. 改善生活方式

✍ 戒烟限酒:

糖尿病患者应戒烟戒酒,并且减少与二手烟的接触。


✍ 规律运动:

建议患者进行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每周累计时间≥150分钟。


4. 科学用药

近年来一些大型临床研究均证实,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类药物除降糖外,还具有心血管及肾脏保护作用。

其中,GLP-1RA类药物是基于血糖浓度来发挥降糖功效的。人体进食后引起血糖升高,GLP-1RA会刺激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而当血糖较低时,这种促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减弱,因此引起低血糖的风险较低。


5. 控制好其他“三高

除高血糖外,高血压及高血脂也是肾脏疾病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要像对待高血糖一样,控制好血压、血脂、尿酸等代谢指标。



来源:糖尿病网


精彩推荐
01

 糖尿病肾病,可以减少蛋白尿的药物有哪些?

02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如何优选防治时机与药物?

03

 来了!可以“吃”的胰岛素

04

 血糖控制不住,胰岛素加量再加量?

05

 注射用唑来膦酸、特立帕肽和地舒单抗有何不同?

06

 关于骨质疏松,需要知道的 5 个问题

07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的临床意义与控制目标

08

 跟着病例学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糖尿病高渗昏迷抢救实录

09

 哈佛团队研究:肥胖加速大脑衰老,体重减轻1%,大脑年轻9个月

10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结节超声诊断图谱》荐读①:甲状腺囊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