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创新为你,喝彩生命——RDPAC发布《以药物创新应对癌症的挑战》2018报告

2018-02-07作者:壹生助手资讯
RDPAC

在第19个“世界癌症日”来临之际,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今日在北京发布《以药物创新应对癌症的挑战》2018报告。报告揭示了全球及我国目前严峻的癌症形势,以及加强药物创新、提升药品可及性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疾病负担的多重积极意义。

癌症,泛指所有恶性肿瘤,是人类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也是全球人口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癌症的死亡人数相当于艾滋病+肺结核+疟疾的死亡人数之和。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癌症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全球每天癌症导致了22,000人死亡,预计到2035年全球癌症病例数量将增加到2400万。

  • 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  癌症防治负担逐年攀升 

中国癌症发病人数占全球第一,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发癌症病例达到429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为281万例。而由于遗传、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医疗条件等诸多因素差异的影响,肺癌和乳腺癌是我国男性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谱。

微信截图_20180207172253.png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 沈琳教授 致词

癌症防治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近几年来,我国的卫生总费用投入不断增加,2016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总计达7000亿美元,占GDP的6.2%。“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在中国城市地区的人均就诊负担最重,大约为1万美元;肺癌和胃癌患者的负担次之,大约为9900美元左右;肝癌和乳腺癌的人均就诊支出相近,约为8500美元左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指出:“通过癌症综合干预、筛查和早诊早治来减轻癌症疾病负担、治愈或大幅度延长患者生存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是现阶段中国在癌症防控领域的首要任务。”

  • 800种治疗癌症药物在研  个性化治疗助力对抗癌症 

微信截图_20180207172122.png默克生物制药中国总经理,RDPAC执行委员会成员 罗杰仁 致词

“癌症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经济负担。但随着近十年来,科学迅速的发展,让我们逐渐掌握疾病发生的潜在原因,越来越多创新的癌症治疗方案也逐步出现。”默克生物制药中国总经理,RDPAC执行委员会成员罗杰仁表示,“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我们可以,我可以’(We can. I can.),我坚信这个信心不仅来源于乐观和勇敢,更来源于创新药物的研究与成就所赋予人类的切切实实的成果与进步。我们将努力携手成员公司,并积极与政府、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携手努力,促进创新治疗方案的研发,同时积极改善患者可及性,加速推进实现中国癌症防治的目标。”

微信截图_20180207172503.png

诺华肿瘤(中国)肿瘤医学事务部副总裁 赵燕 致词

“癌症的复杂性让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充满挑战, 今天癌症的创新疗法已经显著的影响了患者的存活率, 这些药物和疗法带给患者的不仅是临床意义的疗效, 还有生活质量及生活的改善. 这些对减轻患者,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都有深远影响。” 诺华肿瘤(中国)肿瘤医学部副总裁赵燕表示,“过去20年内癌症治疗有了显著的进展。据美国2018年癌症统计报告显示,从1991年到2015年,美国癌症的死亡率持续下降,每年平均降低1.5%,整体降幅达26%,挽救了240万患者的生命,这其中83%都归功于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从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到最新的免疫肿瘤治疗、基因疗法等。随着研发的进步以及对癌症基因图谱研究的深入,相信癌症治疗有望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微信截图_20180207172345.png罗氏制药中国医学部副总裁 张方直博士 致词

“根据美国药物研究与制造商协会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共有超过800种癌症药物在研发过程中,其中73%的药物都是针对个体化治疗。” 罗氏制药中国医学部副总裁张方直博士表示,“个体化医疗将引领未来肿瘤创新治疗的新方向。它一方面通过确定特殊的基因标记物,另一方面通过传统临床试验数据、先进的诊断检测数据和真实世界数据,不但可以帮助每一位肿瘤病人提供最适合、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升生活质量;也会促进未来创新药物的研发更加高效。”

  • 推动创新疗法  提升药品可及性

随着中国深化医药卫生改革,加快创新药物的注册审评,有越来越多的前沿肿瘤创新药物研发与国际同步。截止到2017年底,中国有超过450项新分子实体药物(NMEs)相关的肿瘤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其中有近60项PD-1/L1相关的免疫肿瘤学试验(注:上述并未包含未注册及尚处于临床前期的临床试验项目)。而截止2017年10月23日,中国有121项CAR-T研究正在进行中。

我国在药物创新、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及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需求日益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患者依然面临创新药物可及性有限、自付费用较高等诸多挑战,当前国务院讲药费报销及支付机制改革确定为深化医疗改革的重点优先任务,我们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会有更多的癌症患者将从中受益。

微信截图_20180207172610.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