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孩子嘴里有疱疹,可不一定全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龈口炎同样是儿童常见的引起口腔黏膜损害的疾病。
那么,这两种疾病如何区分?
这两种疾病分别由不同的病毒感染引起。
疱疹性龈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引起。
疱疹性咽峡炎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感染引起。
疱疹性龈口炎常见于6月龄至5岁的儿童,但也可见于年龄更大的儿童和青少年。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没有固定的发病季节。
孩子得了疱疹性龈口炎后,初期可出现发热、烦躁不安、头痛等症状,口腔黏膜疱疹可导致口臭、厌食、拒绝饮水,严重时会出现脱水。
查体可见牙龈边缘发红、水肿、易出血,并有成群小水疱。水疱在破裂后变为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周围有红晕;水疱相互融合,形成大且痛感明显的口腔内和口周溃疡,溃疡易出血,并可能被黑色结痂覆盖。病变累及颊黏膜、舌、牙龈、硬腭及咽部;约2/3的患儿会出现唇和口周皮肤受累。
有些疱疹性龈口炎患儿有啃手指的不良习惯,病毒可发生自体接种,这种手指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称为疱疹性瘭疽(见下图)。
疱疹性龈口炎是原发性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而唇疱疹是病毒再激活最常见的表现。唇疱疹(见下图)的典型症状是嘴唇周围有一些簇状小泡。
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4-9月是流行季节。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也会出现发热、口腔疱疹。
这两种疾病如何通过临床症状进行鉴别?
首先,疱疹性龈口炎的病变主要在口腔前半部分,累及牙龈和口腔黏膜,牙龈出血常见;而疱疹性咽峡炎的口腔疱疹主要出现在口腔后半部分,多见于咽峡部、上颚、扁桃体,疼痛明显但不出血。其次,与疱疹性龈口炎相比,疱疹性咽峡炎起病更急、持续时间更短,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
临床上往往根据疱疹及溃疡发生的部位、是否累及牙龈而区分这2种疾病,然而部分病例仍有诊断困难,可通过病原学检测明确诊断。
疱疹性龈口炎患儿可在唇部涂抹防护乳膏(例如,凡士林)以防止唇粘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可口服或静点阿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儿,若在发病96小时内就诊且口腔疼痛剧烈,可口服阿昔洛韦以缩短病程,若发病96小时后就诊则建议支持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临床症状一般1周左右消失。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可应用抗生素。
来源:儿研所感染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