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卢珂:万例实“鉴”-大咖说:多维度探索瑞戈非尼在我国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最佳治疗模式

2021-10-29作者:李稳资讯
消化系统肿瘤非原创

新型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瑞戈非尼自2017年在我国获批上市以来,已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胃肠道间质瘤(GIST)、肝细胞癌(HCC)等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展示出显著临床获益。随着其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寻求最佳的个体化精准用药模式也逐步成为关注热点。在真实世界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使用剂量、减轻不良反应、兼顾疗效和耐受性以及实现更好生存获益等问题仍需更多探索和优化。


值此第8届BEST大会之际,《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浙江省肿瘤医院卢珂教授共同探讨瑞戈非尼在中国患者真实世界临床应用中的最佳实践。本文整理访谈内容如下,供读者交流讨论。

卢珂教授:肿瘤治疗需考虑用药个体化、给药剂量灵活调整image.png

自2017年瑞戈非尼在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中的价值获得认可,临床对其探索也在不断加深。由于在临床实践及CONCUR研究亚组分析中,亚洲人群手足皮肤反应(HFSR)发生率均高于欧美人群,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会影响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疗效,因此有必要探索适合中国人群的使用方案和剂量。在此背景下,周爱萍教授发起并牵头的基于中国人群的单中心/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对中国患者临床实践和疾病治疗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在周爱萍教授的单中心研究中,患者总生存期(OS)可达16.7个月;在多中心研究中,患者OS也达到了14.1个月。两项结果均优于既往CONCUR等临床研究结果。这一疗效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瑞戈非尼的剂量调整,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提高,从而延长药物暴露时间、提高治疗疗效。张涛教授说道:“在我们目前的临床工作中,也会采用周教授临床研究中推荐的使用剂量,确实观察到患者耐受性提高、用药时间延长,相信这会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

在瑞戈非尼用药剂量的考量上,由于患者年龄较大、既往有膀胱出血的病史、而且该患者是首次使用瑞戈非尼,无法判断其对药物的耐受性如何,出于用药安全性的考虑,初始给予患者口服瑞戈非尼的剂量为80 mg/天。用药两个月以后,临床上观察到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良好,所以从第三个月开始,患者口服瑞戈非尼的剂量就调整为120 mg/天并维持该剂量治疗1年余。此后,由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出现缓慢升高,同时患者左上肺有一枚病灶增大较明显,考虑患者其余病灶基本稳定且没有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后续将瑞戈非尼的口服剂量加至足量的160 mg/天,患者整体耐受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