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ASCO盛典】| 朱新华教授:多维度探索瑞戈非尼在我国肝癌患者中的最佳治疗模式

2022-08-25作者:李稳资讯
癌症筛查非原创

在今年的ASCO大会中,中国学者基于瑞戈非尼相关的7个肝癌数据、4个肠癌数据、1个GIST数据,共12个研究成功入选。值此机会,中国医学论坛报携手国内TOP 20核心医院,依托数百名领域内专家的学术力量,倾情打造《瑞意领航之ASCO盛典》(简称“ASCO盛典”)。最终,连续5场大咖Cross Talk线上学术直播、12个研究数据深入解读,文字输出累计超过4万字,共吸引了近6万人次的点击与阅读,与芝加哥的ASCO同步,“ASCO盛典”活动为中国肝肠肿瘤的学术爆发之年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6月11日,线上线下12个城市共同参与,国内200余位肝肠领域大咖齐聚一堂,“大国强音 戈局新声——2022 ASCO中国之声学术研讨会”强势演绎中国肝肠肿瘤学术主旋律。会后中国医学论坛报对参与本次ASCO盛典及学术研讨会的部分专家进行专访,紧密围绕ASCO肝肠领域前沿进展,共同引领我国肝肠领域学术发展。


本期访谈,我们隆重邀请到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朱新华教授畅谈肝癌诊疗进展,并分享实践经验。


朱新华教授:肝癌系统治疗和局部治疗密不可分,个体化、精准化原则指导用药选择

在肝癌治疗领域,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常用的系统治疗包括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等,局部治疗包括TACE、HAIC、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对于肿瘤病灶较大、初始不可切除患者,可采用局部联合靶向治疗,实现肿瘤病灶缩小,争取手术机会。对于晚期或转移性肝癌患者,可在系统治疗基础上联合局部治疗,以实现原发病灶的有效控制。可见,系统治疗和局部治疗在肝癌治疗中是密不可分的,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通过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的有机结合,改善治疗疗效,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肝癌手术治疗与系统治疗可在新辅助治疗及辅助治疗方面互相配合。对于手术风险较大、手术效果不佳的初始可切除患者,可通过术前新辅助靶向或靶免联合治疗,改善预后。对于术后存在复发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可给予系统性辅助治疗,降低复发风险。目前,指南推荐的肝癌系统性治疗选择较多,一线有索拉非尼、仑伐替尼、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T+A)、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类似物治疗方案等,二线有瑞戈非尼、阿帕替尼等,临床中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精准化用药选择,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药物选择方面,需关注安全性和治疗疗效,通常情况下,TKI药物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较轻;治疗过程中可根据影像学、血清学指标判断疾病控制效果,把握更换药物的黄金窗口。


肝癌治疗领域,靶向药物选择众多,包括一线的索拉非尼及二线的瑞戈非尼等。且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问世,肝癌治疗可选方案更为丰富,临床实践中,医生往往会结合指南推荐和用药经验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以期实现更大化获益。目前,瑞戈非尼是肝癌二线靶向治疗的首选方案,单药或联合免疫治疗均可为患者带来获益。此外,对于一线经过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T+A方案)治疗进展后的肝癌患者,二线治疗中也可选择现有一线靶向药物。值得关注的是,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都会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根据患者情况,兼顾疗效和副作用,提高用药依从性,方能实现更佳生存获益。


既往研究显示,经TACE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可达到“1+1>2”的效果。TACE在快速降低肿瘤负荷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同时会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引起局部组织缺氧,导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上调。因此,抗血管生成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TACE可彼此互补,弥补TACE治疗的不足之处,改善TACE治疗效果。瑞戈非尼作用于EGFR、VEGFR1/2/3、KIT、PDGFR-α/β、RET、FGFR等多个靶点,相比其他TKI药物能更全面抑制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并具有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作用,联合TACE治疗可发挥更强的抗肿瘤效应。


肝癌手术治疗与系统治疗的相互配合及桥接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手术治疗目前仍为肝癌治疗最有效的手段。遗憾的是,我国大多数肝癌患者分期偏晚,手术切除率较低。因此,围手术期术前新辅助、转化、术后辅助等系统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挖掘手术潜能、控制疾病复发的助益等问题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与焦点。


2022 ASCO会议上一项研究显示,对可切除的肝癌患者术前联合双免疫新辅助治疗可使患者获益。但由于系统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暂不推荐肝癌患者行术前新辅助治疗。随着未来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创新,新辅助有望成为普遍推广的一项基本策略。


在实施系统性转化治疗的基础上,可适当联合局部治疗,包括但不限于消融、肝动脉灌注化疗、放疗等。


术后系统性辅助治疗的证据尚不充足。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牵头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术后联合索拉非尼辅助治疗高危复发的肝癌患者存在一定获益。但目前尚无更具循证医学证据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开展。


综上,围手术期系统治疗中,新辅助治疗仍存争议,转化治疗已初见成效,辅助治疗尚需证据支持。系统治疗过程中应兼顾有效性、安全性、可及性,以RCT研究和指南为循证参考,结合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相信未来肝癌手术治疗与系统治疗的配合能够更加相得益彰。


随着药物的不断发展,靶免联合方案已成为中晚期肝癌治疗的金标准。除严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以及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压患者等具有明确禁忌证的患者之外,靶免方案适用于绝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患者。靶免联合机制方面,VEGF信号传导是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步骤,在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破坏中发挥作用。抑制VEGF可使肿瘤血管恢复正常,增加T细胞应答的高效启动和活化,并重组典型的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这也提示肿瘤免疫治疗和抗血管治疗之间具有协同作用。PD-1/PD-L1通过多种作用机制介导免疫抑制作用,包括触发活化T细胞的凋亡,促进T细胞无应答和耗竭,增强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并抑制T细胞的增殖,从而为PD-1/PD-L1 通路抑制剂单药或与其他治疗联合使用提供治疗依据。


瑞戈非尼在中晚期肝癌二线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瑞戈非尼相对TKI类药物来说,它的靶点更丰富,对抑制肿瘤生长作用更全面。瑞戈非尼通过VEGFR1-3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生长,并持续改善肿瘤微环境临床数据表明,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当前的临床研究,对于瑞戈非尼治疗肝癌的使用剂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已经积累了很多临床经验,夯实了瑞戈非尼在中晚期肝癌二线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未来,我们需要集中力量做一些更大样本量的真实世界研究及探索,进一步完善瑞戈非尼的最佳治疗方案,惠及更多肝癌患者。


我国肝癌患者数量众多,且多为中晚期,仅少数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随着技术和药物的发展,目前通过手术治疗与系统治疗的互相配合,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肝癌的治疗方案多取决于患者的分期。早期患者主要为Ⅰa、Ⅰb及部分Ⅱa患者,首选手术切除、消融及肝移植治疗,中位生存时间多达5年以上;对于其中部分患者,可行术前新辅助治疗,但是否可改善预后,目前仍在探索阶段。而对于部分Ⅱb~Ⅲa期的潜在可手术切除患者,国内有研究显示,手术治疗的生存获益优于非手术治疗,但需在术前接受以局部治疗或系统治疗为主的新辅助治疗,如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靶向或免疫治疗等。此外,对拟行肝移植治疗的患者,也可通过局部联合系统治疗的桥接治疗,以避免患者在等待过程中由于疾病进展被排除在移植标准之外,或使初始超出移植标准的患者降期,从而符合肝移植标准。


由于肝癌手术切除后较易复发,对伴有高危复发因素,如多发肝癌、存在微血管侵犯(MVI)或大血管侵犯、包膜不完整、存在卫星灶等情况患者,可给予术后辅助治疗,降低复发风险,更多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中。通常在术后4周进行随访复查,对未出现肿瘤复发的患者建议辅助治疗,存在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建议靶向治疗。系统治疗药物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治疗目标,新辅助治疗时多选择客观缓解率(ORR)较高的治疗方案,如TACE联合靶向或免疫治疗;而对晚期不可切除肝癌患者,则根据指南推荐,首选一线治疗药物,一线治疗不耐受或疾病进展后,换用瑞戈非尼等二线治疗。由此可见,靶向药物深度参与肝癌治疗的多个阶段, 已成为肝癌综合治疗的基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