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免疫组化与规范化活检的要点与应用价值丨消化质控7

2025-08-28作者:论坛报马山资讯
原创
上期回顾

从癌前病变到鳞癌,一文掌握食管癌病理特征丨消化质控6


作者: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俞楚婷 高野 陈颖



食管癌的规范化活检与病理诊断在临床诊疗中具有决定性意义。根据最新临床实践指南,标准化的组织标本获取及规范的病理学评估是确保诊断准确性的关键前提。病理诊断在食管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对活检样本的分析,能够确定癌症的存在、类型及其侵犯范围,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


内镜活检的组织获取应遵循"多部位、深取材"的原则,对于可疑病灶需至少取6-8块组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活检组织的局限性,最终的病理诊断需结合手术标本进行确认。对于新辅助治疗后的病例,更要注重治疗前后病理改变的对比分析。


本文将重点从食管癌免疫组化技术和规范化活检进行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特点及识别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的应用价值


免疫组化技术在食管癌的诊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检测特定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确定组织学类型、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策略。


1、确定组织学类型:明确癌症细胞类型是一项关键步骤,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能够通过检测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情况来辅助识别肿瘤细胞组织学类型。如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典型的免疫表型特征为CK5&6+/P40+/P63+;而在食管小细胞癌中,其典型特征则为Syn+/ChrA+/TTF-1+/CK5&6-/P40-/P63-


其中,p53作为最具价值的标志物之一,在食管癌的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TP53基因突变导致p53蛋白功能障碍,进而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过程。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模式,有助于识别是否存在异型增生现象。


2、评估局部侵犯情况:可应用相应免疫组化标志物辅助评估是否有血管/淋巴管和肌层侵犯等,具体标志物及临床意义见表3。


3、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方案:除了确定癌症细胞类型外,免疫组化技术还可以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通过检测关键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可以预测患者对不同治疗方法的敏感性,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具体内容如表3。


1755574410132.png


食管规范化活检


在食管上皮内瘤变的诊断过程中,规范化活检操作是确保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关键环节。根据《中国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要求,内镜医师需在可疑病变处进行多点定向活检,建议每处至少取3块组织,活检深度需达到黏膜肌层以完整评估上皮全层结构;取材时应避开溃疡坏死区,选择病变与正常黏膜交界区域,必要时可配合卢戈液染色或窄带成像(NBI)定位靶向取材。


病理科接收标本后应立即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固定液体积需为组织体积的5-10倍),确保4-6小时充分固定;包埋时需注意调整组织方向使其垂直包埋,以保证切片时能完整观察到从表层至基底层的上皮结构。


标本病理诊断要点:

  • 对于疑为高级别病变的标本,建议连续切片并间隔200μm取样,结合HE染色与p53、Ki-67等免疫组化检测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 当遇到基底层型高级别异型增生等临界病例时,应启动病理复核机制,由两位以上高级职称病理医师独立阅片,必要时提交科室集体讨论或开展多学科会诊,确保诊断结论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 此外,病理报告中须明确标注病变分级、范围及切缘状态并提供规范的诊断术语,避免使用"疑似"等模糊表述,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病理诊断在食管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识别从食管上皮内瘤变到食管鳞癌不同阶段的病变特点,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辅助确定癌症类型、判断分化程度及指导术后治疗,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Take Home Message
  1. 免疫组织化学(如p53、Ki-67等)在病理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肿瘤分型、浸润深度判定及辅助治疗策略优化。深入理解其病理特点及分子标志物对改善早期检出率和综合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2. 规范化的食管活检技术是精准诊断食管癌前病变的基石,结合免疫组化及多学科协作模式,可优化个体化诊疗方案,显著提升早期癌变检出率和临床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755535369559.png


专家简介


图片1.png
陈颖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病理室副主任医师
  •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消化学组委员

  •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病理协作组副组长



图片1.png
高野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讲师
  • 医学博士

  • 入选及主持国家博新计划、国自然青年项目、上海市晨光计划等多项课题及人才计划,入选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中国工程院医学期刊Frontiers of medicine青年编委,JTIM(IF 7.4)青年编委

  • 主要研究方向为食管癌早诊早治、食管癌演进机制

  • 以第一作者发表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J Hematol & Oncol等SCI论文二十余篇,执笔国家指南、专家共识6部。



微信图片_20250811150030.png
俞楚婷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在读博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向为食管癌早诊早治和利用多组学探索肿瘤发病机制

  • 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共发表或已录用SCI论文6篇

  • 最高影响因子13.994分,总影响因子50.551分

  • 参编专著2部,授权国家专利1项



Day7练习题

1.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鳞癌有何特点?如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辅助诊断食管癌?



Day6答案揭晓
e9756be7e659cb0f70e9a887e3fe1a8a.gif


答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异型性局限于上皮下1/2层,核轻至中度增大、染色质增粗,细胞排列仍保留部分极性,基底膜完整。HE染色可见基底至中层细胞的成熟梯度仍然存在,但较正常鳞状上皮紊乱,偶见核分裂象。推荐检测 Ki-67、p53。如p53强阳性或全层表达Ki-67,需考虑升级为HGIN的可能。



Day7答案揭晓
e9756be7e659cb0f70e9a887e3fe1a8a.gif


答案:食管鳞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三种类型。高分化食管鳞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似,异型性小,核分裂少;中分化食管鳞癌细胞异型性较大,核分裂常见;低分化食管鳞癌细胞原始,基底样细胞特征明显,角化珠少见,生长速度快,恶性程度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情况来辅助识别肿瘤细胞类型,并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更多内容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转载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