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份20年前的病历 ——关于初心的故事

2022-09-26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原创


下边两幅照片是我自己20年前的一份就诊病历,一次难忘的就医经历,成了我选择医学这条路的“诱因”,是自己坚定做一名好医生的初心之源。虽然是懵懂年纪做的决定,但我仍感到非常庆幸。这份病历本是自己守初心的珍贵物品,有记忆,有故事。


每一次,我跟大家分享我的行医生涯,都是从这个故事开始的。

我自己也曾经是名患者,上高中的时候,因为长时间咳嗽,四处就医治疗无效后来到上海仁济医院,到医院时已经是上午十点多,早就没有号了,耳鼻喉科门诊的前台护士看到我和家人不知所措时,主动过来询问情况,得知我们大老远来上海求医的情况后,便向主任请示是否可以申请加号。科主任得知我们来自江西玉山,亲自为我签字加号。等到我就诊时,已经是中午下班的时间,和蔼的老教授仍然耐心细致地询问病史,为我查体和做喉镜检查,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小时,等给我看完病,已经将近下午一点,检查费加上挂号费共92块钱,就解决了我的问题。

他亲切的言语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让我终生难忘。当时在回家的路上,我就暗暗发誓:我也要成为一名像老教授这样的好医生。

秉承这份初心,在工作中也深受影响。工作多年后我写下了这个故事,并在医院的帮助下,于2015年把它拍成了我院第一部微电影——《我与溧医的约定》。

每一次记录,每一次分享这个故事,都让自己更加坚定初心,继续履行医者使命。

1.png

20年前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病历本首页


2.png

20年前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病历本就诊记录


作者: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 叶林辉

文化铸魂 人文精神篇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


在全国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在报纸及融媒体平台开设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专栏,专栏分为医院党建专家论坛及医院文化、和谐医患故事三部分。


医院文化故事专栏通过小切口反映医院文化共识及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宣传推广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和科室特色文化的创新做法和典型案例;同时,塑造和培育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素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