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儿童细菌性胃肠炎的抗菌药物选择|感问感想

2022-08-18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1.大肠埃希菌属: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型中,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肠炎表现为黏液脓便时,抗菌药物推荐选用第三代头孢霉素[头孢噻肟50~100 mg/(kg·d),每12小时或每6小时静脉滴注1次;头孢唑肟40~150 mg/(kg·d),每12小时或每8小时静脉滴注1次;头孢曲松20~80 mg/(kg·d),每日或每12小时静脉滴注1次;头孢他啶30~100 mg/(kg·d),每12小时或每8小时静脉滴注1次;头孢克肟3~6 mg/(kg·d),重症可加至12 mg/(kg·d),每12小时口服1次;头孢哌酮50~200 mg/(kg·d),每12小时或每8小时静脉滴注1次];也可选用磷霉素50~100 mg/(kg·d),每8小时或每6小时口服1次或100~300 mg/(kg·d),每12小时或每6小时静脉滴注1次]。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肠炎多为自限性疾病,不推荐使用抗菌药物,并且使用抗菌药物并不能够缩短病程,反而可能使病原菌溶解释放大量类志贺毒素,从而诱发溶血尿毒综合征。但对于高热和中毒症状严重者,则可适当应用抗菌药物。


2.弯曲杆菌属:

弯曲菌肠炎多为自限性疾病,且预后良好,故一般不推荐抗菌药物治疗。但对病情重、病情迁延(高热、血性便、病程延长1周以上)的患儿,推荐使用抗菌药物阿奇霉素10 mg/(kg·d),每日1次,每周3天为1个疗程;或首日10 mg/(kg·d),第2~5天剂量减半,共使用5 d;一般1个疗程即可,严重者需要治疗2~3个疗程;红霉素40~50 mg/(kg·d),每8小时或每6小时口服1次,总疗程5~7 d,重症感染者疗程延至3~4周,病情重者应早期使用。


3.沙门菌属:

已报道的沙门菌血清型超过2500种,超过20种可导致人畜共患病。“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诊疗规范(2020版)”建议鼠伤寒沙门菌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使用剂量及频次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治疗方案)。也可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0~150 mg/(kg·d),每8小时或每6小时静脉滴注1次],阿奇霉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也可作为备选。澳大利亚传染病学会还对非伤寒沙门菌疗程进行了归纳总结,推荐肠道内感染的疗程为7 d,菌血症为7~10 d,脑膜炎或骨髓炎则为4~6周。


4.志贺菌属:

《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推荐志贺菌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复方新诺明。但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10~15 mg/(kg·d),5~7 d为1个疗程]在儿童中使用有严格限制,复方新诺明[25~50 mg/(kg·d),每12小时口服1次,7 d为1个疗程]禁用于2月龄以下婴儿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儿,故推荐第三代头孢菌素作为临床治疗志贺菌属的首选用药[头孢曲松50 mg/(kg·d),每日1次静脉滴注;头孢噻肟50 mg/(kg·次),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头孢克肟使用剂量及频次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治疗方案]。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对于志贺菌耐药率较高,故不推荐使用。


5.艰难梭菌:

是抗菌药物相关性肠炎和伪膜性肠炎的主要致病菌,对于轻中型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患儿,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停用原抗菌药物。对有严重腹泻者或停用原抗菌药物后仍然不能改善者,可选用甲硝唑[30 mg/(kg·d),每8小时口服1次]或万古霉素[10~40 mg/(kg·d),每6小时口服1次]。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及非达霉素也可用于治疗艰难梭菌感染。


6.细菌性胃肠炎病原学不明的经验性治疗:

我国儿童诊断急性感染性胃肠炎的病例中,病原学检出率仅35%左右,对于这类患儿治疗的原则主要是维持内环境平衡,必要时使用抗菌药物。抗感染的经验性用药需结合患儿自身条件、粪便性状、流行病学等情况。对于一般情况良好的水样便患儿,粪常规检查未见或可见少量白细胞,病原多为病毒或产毒素性细菌感染,感染过程具有自限性,在排除霍乱后不推荐使用抗菌药物。对于粪便呈黏液脓性或脓血便的痢疾样腹泻(粪检可见多形核白细胞)患儿、伴明显中毒症状且肠外症状明显者,尤其是重症患儿、早产儿、<3月龄小婴儿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推荐抗菌药物治疗,常见病原有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非伤寒沙门菌和近年来感染率显著上升的肺炎克雷伯菌,推荐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当患儿治疗效果不佳考虑耐药菌感染时,可次选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出现重症感染时,可选亚胺培南。


细菌性胃肠炎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对公共卫生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不断加速各种细菌的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差。因此,临床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应结合患儿自身病情、粪便性状、本地区人群的病原学、病原检测及药物敏感性检测等做出合理决策。


001.png

猜你想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