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年来,胃癌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隐形杀手”,发病率持续攀升,甚至呈现年轻化趋势。在临床,我们发现许多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会出现一种常见却常被忽视的并发症——倾倒综合征。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您了解它。通过提前预防和科学管理,大多数患者都能显著缓解症状,重拾健康生活。
倾倒综合征(dumping syndrome DS)是由于失去幽门或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后,胃内容物迅速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所引起的一系列全身或胃肠道症状的综合征。
根据所发生时间不同可分为早期倾倒综合征和晚期倾倒综合征。发生于任何类型的胃部手术之后,以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及全胃切除术后更为多见,食管手术和减重手术术后也可产生倾倒症状。
患者进行胃大部切除后,消化道结构被改变,消化系统就此失去了“缓冲开关”,幽门对食物的调节功能丧失,胃的容纳空间缩小,同时部分迷走神经被切除后,用餐后胃的扩张受限,从而使大量高渗性食物直接由残胃进入肠道,高渗性食物引发肠道渗透压失衡,为维持渗透压平衡状态,肠壁中的细胞外液迅速和高渗糖分进行离子交换,从而导致血容量骤降,血糖迅速升高,胰岛素大量分泌,于餐后1~3小时出现反应性低血糖综合征。
另有研究发现,术前患者的精神状态也与术后倾倒综合征的发生有一定关联。术前精神紧张乃至兴奋者,术后更易出现倾倒综合征。
早期多在餐后半小时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嗳气、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晚期主要表现在进食后1~3小时出现低血糖表现,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乏力、心悸。
预防倾倒综合征的发生可以通过饮食进行预防。建议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固体食物,饮水时间宜在两餐之间,减少过咸、过甜的汤和液体的食用,同时限制含糖食物的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少量多次进食,一般每天6-7次为宜,细嚼慢咽,延长用餐时间。
进食后可平卧位30分钟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食物因重力作用过快进入下一场消化进程,增加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时间,促进食物进一步消化与吸收。
精神心理因素对倾倒综合征的预后也有影响。 精神紧张的患者术后发生倾倒综合征的风险相对较高。对此,应做好病情解释工作,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必要时,建议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或诊治。
倾倒综合征并不可怕!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规律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像“打预防针”一样提前做好防护——让食物在肠道中“慢下来、消化好”,避免“营养打折”或“肠道拥堵”。
来源:复旦中山胃癌中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