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为了全面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癌症防治实施相关内容,全面助力我国肝癌防治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发起了“2020肝癌防治体系建设项目”。项目以省级医院为纽带,联通各地级市医院,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肝癌诊疗规范,以实现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均质化,让更多患者获益。
2021年1月9日,“2020肝癌防治体系建设项目”上海城市交流会成功召开。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等多家中心参加了本次会议,通过学术进展、临床病例的分享,专家们共同为肝癌规范化诊疗献计献策。
本报采访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宋振顺教授,精彩内容如下:
宋振顺教授指出,肝癌是我国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基于疾病现状,我国高度重视肿瘤诊疗,将加强肿瘤整体防治,提高疾病诊疗水平。对于肝癌更加如是。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我国肝癌专家组为推动肝癌规范化诊疗发展进程,提速更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内容包含外科治疗、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等各方面,并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肝癌分期方案。
为提高我国肝癌的规范化诊治和引领全球的肝癌诊治进展,我国在政府领导下建立了中国肝癌防治战线,成立了多个肝癌规范化防治基地,探索院内MDT合作模式。2020年的主要工作是由联盟理事单位牵头成立省级肝癌防治联盟,构建区域化合作模式,加强学术科研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靶向和免疫治疗成为临床研发、诊疗的热点,随着越来越多新药物的批准上市,肿瘤治疗迎来全新模式的“靶向、免疫时代”。在此背景下,患者也不再只有一次全身治疗机会,肝癌诊治也迈入了全程管理新时代。自此,肝癌的5年生存率随之得到显著提高。另外,基于协同增效的作用机制,靶向、免疫联合治疗在肝癌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成为肝癌治疗的未来趋势,但在临床应用中,仍要提高对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警惕。
基于上述情况,为更好提高我国肝癌规范化诊疗水平,中国肝癌防治联盟应运而生。中国肝癌防治联盟全国众多肝胆领域专家的领导下,旨在多措并举推动肝癌防治体系区域化发展计划,推进我国疾病诊疗进程、促进MDT交流的同时,还将以提升引领全球肝癌诊治进展为愿景开展工作。未来,中国肝癌防治联盟将构建以大中心为起点的肝癌早筛工作,建立和统一肝癌早筛标准;同时,还将搭建多学科全病程管理平台以及大数据信息化平台,以此推动规范更新,提高医生临床科研技能。
(本文由宋振顺教授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