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正常胃底腺黏膜
图 正常胃底腺黏膜
2.正常幽门腺黏膜
图 正常幽门腺黏膜
3.正常十二指肠黏膜
图 正常十二指肠黏膜
以上图片来源自NBI内镜图谱,很可惜此书一直没有中文版本。日文版本2011年出版,英文版本2015年出版。
接下来介绍2个病例。
男性患者,胃窦前壁Ⅱc早期胃癌。
图 白光内镜:胃窦前壁可见发红Ⅱc病变,中央凹陷可见浅溃疡,边缘反应性隆起,大小约2.5 cm x 2.0 cm,边界清晰。(HQ-290拍摄)
图 靛胭脂染色:喷洒靛胭脂后可见病变清晰,小区及小沟破坏。(HQ-290拍摄)
图 NBI:NBI观察可见病变边界清晰,表面微结构破坏,腺管大小形态不一、部分腺管呈网格状及碎网状结构,整体不规则,微血管结构破坏,微血管中断、大小形态不一、方向不一致。(HQ-290拍摄)
图 ME-NBI:NBI观察可见病变边界清晰,表面微结构破坏,腺管大小形态不一、部分腺管呈网格状及碎网状结构,整体不规则,微血管结构破坏,微血管中断、大小形态不一、方向不一致。(H-260Z拍摄)
图 活检病理(HEx10):高级别内瘤变、癌变
图 结晶紫染色(水下):大小形态不一圆形Pit结构,部分为毁损型Pit结构。(H-260Z拍摄)
图 ESD标本
图 ESD病理(HEx4):中分化腺癌(Tub2)
ESD病理(HEx10):中分化腺癌(Tub2)
病理诊断:
标本类型:ESD标本
标本部位:胃窦前壁
大体类型:0-Ⅱc型
病变大小:2.4 cm × 1.0 cm
组织学类型:Tub2
浸润深度:位于黏膜内,紧贴黏膜肌
溃疡(瘢痕):(-)
血管侵犯(V):(-),淋巴管侵犯(LY):(-),
神经侵犯(N):(-)
水平切缘:(-),基底切缘:(-)
周围黏膜:呈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改变
免疫组化(I):P53(+),Des(黏膜肌完好),Ki-67(+)80%
最终诊断:
早期胃癌,Tub2,T1/M,Ly0,V0,LM-,VM-,0-Ⅱc型,2.4 cm × 1.0 cm
患者男性,66岁,贫血待查行胃镜检查。胃窦前壁早期Ⅱc病变 (Tub1)
图 白光内镜:胃窦前壁发红Ⅱc病变
图 靛胭脂染色:胃窦前壁发红Ⅱc病变,喷洒靛胭脂后可见病变处沉积不良,边界可见
图 Near-Focus:胃窦前壁发红Ⅱc病变
图 NBI+Near-Focus:边界线清晰,腺管形态、大小不一,表面微结构呈不规则,可见不规则的微血管结构
图 活检病理图(HEx4):高级别内瘤变(HGIN/Tub1)
图 活检病理图(HEx10):高级别内瘤变(HGIN/Tub1)
本例患者未行ESD治疗
最终诊断:
(胃窦)0-Ⅱc型早期胃癌
作者:宁波市第四医院消化内科 一泓小树林
文章首发自“一泓小树林”公众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