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缩短患者在院时长——日间手术持续质量改进

2023-08-30作者:liuy资讯
原创

日间医疗-陶然-黄色-27.jpg

医联体建设案例征集-浅谈医联体建设暨“三位一体”义诊模式(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医联中心)2023.5_01.png

日间手术管理模式具备短、平、快的优势,可高效缓解看病难、住院难、一床难求现状。2015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明确提出将日间手术纳入医改。在探索妇科日间手术管理的过程中,如何缩短患者在院滞留时长,发挥日间手术优势,是国家政策、专业发展、患者和社会对日间手术提出的共同要求。本案例旨在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缩短日间手术患者院前、院中和院后阶段在院时长,促进日间手术提质增量。

因症施策 打造全流程管理模式

第一,活动计划拟定活动计划定为24个月(20211月至202212月)。

第二,现状把握:院前时长:自门诊开始评估至手术预约成功的平均时长26.04小时。院中时长:入院至出院平均时长7.54小时。院后时长:术后2周线下复诊率为82.87%,术后复诊时长1.66小时。

第三,管理模式:日间中心自2021年1月起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建立医疗、麻醉、护理质控群组,将围术期医疗、麻醉、护理相关环节纳入质量控制;建立云端数据库,人人可编辑,实时可更新,更多围术期问题被及时发现、改进和反馈。

第四,原因分析(图1-3)。

5-1.png

图1 院前耗时原因分析鱼骨图

5-2.png

图2 院中耗时原因分析鱼骨图

5-3.png

图3 院后耗时原因分析鱼骨图

第五,改善对策对策一:改进门诊评估预约流程简化了术前评估流程,更改麻醉评估为手术日入手术室后评估;寻求医技科室和支持,检查检验“瘦身”,开通日间“绿色通道”;优化的术前检查流程动线,让患者不走弯路;患者仅需等待部分化验,初步排除手术禁忌,即可当日预约手术。对策二:优化术前检查检验核对优化智能信息平台,实现检查自动核对,新增外院报告上传功能,实现检验检查互认;术前2天病房医生核查检验检查结果;术前一日医、护、麻三方交班,确保手术安全开展。对策三:分时段到院,差异化准备根据手术进程统筹排台,将预约时段更为细化,患者分时段陆续到院,术前个性化进食,减少术前准备的等待时间对策四:优化临床路径,加强医师培训新增临床路径,现有4条路径基本覆盖本科室所有病种,并对临床路径模板不断精细优化;加强住院医师入科宣教,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及规范使用率。对策五:减轻不良反应,快速康复出院全面推行快速康复;病区增设自助结算机,出院采取自助结算;出院带药采用更直观的表单宣教。对策六:精准便捷术后随访改进智能信息平台的随访功能,根据不同病种精准推送问卷,开发AI宣教和回答,利用互联网医院平台实现医患线上交互;借助互联网医院线上咨询平台,推出术后线上咨询服务;借助科室微信公众号开展健康科普。


彰显实力 效率与品质双提升

成果:实施后院前平均耗时9.72小时(下降62.67%);院中平均耗时5.02小时(下降33.42%);院后平均耗时0.48小时(下降71.08%)。患者在院总时长16.82小时,较改进前下降52.27%,时间效益大幅提升。

附加效益:提升工作效率:病区床位周转次数及床位使用率提升,手术爽约率呈下降趋势(图4-5)。提升工作品质:患者满意度得到稳步提高(图6)。

5-4.png

图4 2022年日间手术病区床位周转次数及使用率

5-5.png

图5 2022年日间手术中心病区手术爽约率(%)

5-6.png

图6 2022年日间手术中心病区患者满意度

总结经验 多方面促进日间手术提质增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的不断完善,日间手术中心在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短期内如何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充分发挥日间手术的优势,是解决医患“供求”不平衡的有效方式。专业的团队、高效的流程、强化的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是促进日间手术提质增量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推广日间手术理念和文化、加强区域合作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进一步提升日间手术中心质量和增加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本项目案例针对妇科日间手术院前、院中、院后三个环节,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改进优化流程,将院前评估预约耗时从原26.04小时缩短至9.72小时,院中住院时长从原7.53小时缩短至5.02小时,院后复诊耗时从原1.66小时缩短至0.48小时。此外,日间手术中心在人员、床位数额定的情况下,实现手术提质增量。

医院介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省妇女保健院、浙江省妇女医院)创建于1951年,核定床位1520张,年门诊人次160万人次,年收治病人9万人次,年分娩数超2万人次,是国家妇产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建设单位,是浙江省妇产科医疗、教学、科研及计划生育、妇女保健工作的指导中心,是在华东区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

5-7.png

图7 浙大妇院湖滨院区

5-8.png

图8 浙大妇院钱江院区

团队介绍

浙大妇院妇科日间手术中心于2015年成立,2018年加入日间手术合作联盟,2022年授牌首批“国家日间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哨点医院”。中心推行集中式管理,额定床位18张,手术室2间,开展13种宫腔镜术式、15种腹腔镜术式,目前已形成“评估-预约-手术-随访-慢病管理”的全流程管理模式。2022年完成手术5068例,平均住院时间宫腔镜5小时,腹腔镜24小时。中心在妇科微创领域不断深耕,拓展疑难宫腹腔镜术式,如宫腔镜下巨大黏肌剔除、节育器宫内固定术、宫腹腔镜憩室修复整形、单孔腹腔镜手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等。

5-9.png

图9 浙大妇院日间手术中心团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