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肿瘤患者的焦虑难过,都是“抑郁症”?

2022-11-09作者:论坛报林皓资讯
非原创

癌症患者一直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有数据显示,癌症患者的抑郁发生率高达20%~50%,是正常人群的2~4倍;其中14%为轻度抑郁,18%为中等抑郁,24%为严重抑郁。而这其中只有不到10%的肿瘤患者被转诊,得到相应的心理帮助。


超过半数的患者“有病不治”,主要是因为肿瘤患者心理问题认知不足,理解上有一定的误区。许多患者及其家属都无法准确分辨出常见的焦虑难过和抑郁症的差别。一些因为抑郁症而导致的躯体不适,也很可能被错误的归因于肿瘤。



01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有什么不同?


确诊恶性肿瘤,得知不能手术,得知复发,得知未来的经济压力……面对癌症每个人都不可能是笑呵呵的,出现抑郁难过的情绪才是患者最正常的情感反映。


但同时,这种“由事而起的”抑郁情绪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会超过 2 周,并且不会严重影响到生活、工作和学习,不会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


至于抑郁症,除了“由事而起的悲伤”,往往还包括整体情绪的低迷、兴趣丧失等等。而且上述抑郁症状的持续时间需达到2周以上并存在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中才能算作抑郁症征兆。


英国作家马特梅洛对抑郁症的描述:“它是隐形的。它不是感到有点难过。它让我想到瘪了的车胎,被刺穿了,不能动了。”


以最直白的方式理解,就是抑郁症会令人长期丧失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也让人很难再因为一件事而高兴起来,从而变得非常消极。


02

抑郁症常见的表现有哪些?


很多肿瘤患者及家属意识不到抑郁症的问题,是因为抑郁症带来的表现与自己印象中或是观察过的其他抑郁症患者不同,但其实抑郁症的表现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女性患者,抑郁症常表现为忧伤、无价值感及愧疚感。


对于男性而言,抑郁症常表现为疲劳、易怒、对曾经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以及入睡困难,也更倾向于使用酒精甚至毒品,同时也会比女性更显得沮丧、气馁、易怒、更具有暴力倾向。


对老人而言,抑郁症常常难以被发现,因为他们的症状不易被识别。疲劳、睡眠障碍、脾气暴躁或烦躁等等由抑郁症带来的变化,在我国经常被人总结为人老了脾气就会变得古怪,而不去重视。


03

如何初步判断患者抑郁状况?


抑郁症的表现多种多样,但它们都有一定的共性。


如果患者存在以下状况中的 5 条或以上,并且持续 2 周以上,那就不能认为此种情绪低落只是因癌症而起了。


(1) 持续的忧伤、绝望,或 1 天中大部分时间情绪淡漠;

(2) 对所有活动都丧失兴趣;

(3) 在不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下降,或体重明显增加;

(4) 行动迟缓或躁动不安,影响他人;

(5) 极度疲劳或无力感;

(6) 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

(7) 注意力、记忆力或决策力下降;

(8) 愧疚感、无价值感或无助感;

(9) 频繁地考虑到死亡或自杀倾向。


04

抑郁症会对肿瘤患者造成哪些影响?


抑郁常与痛苦相伴,而抑郁症与癌痛的发生也有显著的相关性。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情绪确实能影响自主神经、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功能。


负面的抑郁情绪不仅仅会在生理上增加治疗的疼痛敏感性,让肿瘤患者感受到更多的痛苦,还会抑制免疫功能,从而增加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甚至复发概率。


除此之外,由抑郁症带来的低迷情绪还必然会影响到患者的饮食、睡眠以及做出理智的治疗选择。因此肿瘤患者的抑郁症并不是小问题,无形之中它早已成为阻碍肿瘤治疗、影响患者生活水平的“绊脚石”。


05

等肿瘤好转,因肿瘤而诱发的抑郁症会跟着好转吗?


很多肿瘤患者及其家属之所以不积极应对“抑郁症”的问题,主要还是觉得心理问题并不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只要肿瘤好转、治愈,那因为肿瘤而诱发的抑郁必然也会随着消失。


在抑郁症发展不严重的情况下,抑郁症患者本人确实能通过自我心理的干预和自我心态的调控使抑郁症好转甚至痊愈。


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有这样强大的意志。对于大部分人,如果确诊癌症所带来的抑郁情绪演化为抑郁症就会长时间持续。可能数月、数年甚至等肿瘤治愈都难以自行缓解,若不就医治疗,可能会产生更为消极的行为导致病情恶化,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和及时处理。


06

如何指导家属帮助肿瘤患者摆脱抑郁症?


至于家属,也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治疗肿瘤患者缓解抑郁症。


(1) 鼓励患者多进行有氧运动,运动产生的“多巴胺”能让人重新找回快乐的感觉;


(2) 鼓励患者均衡的膳食,重复的能量供给与维生素都有助于改善情绪、缓解压力;


(3) 鼓励患者与亲戚、朋友保持良性的互动,避免患者陷入孤立的状态;


(4) 鼓励患者为自己设定一些容易实现的目标,让生活更有成就感;


(5) 鼓励患者循序渐进的改善情绪而不是要求患者“立刻”摆脱抑郁症,避免给患者带来压力;


(6) 多提示患者他曾经的积极想法,用以取代现在患者的消极想法。帮助患者找回“原来的感觉”;


(7) 鼓励患者正视抑郁症的问题,积极就医。


07

抑郁症用药可以与肿瘤治疗同时进行吗?


更多抑郁症患者,不愿意就医吃药是因为觉得抑郁症的用药可能会与肿瘤用药相冲突;又或者是觉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已经够大了,不想吃更多的药雪上加霜。但其实,抑郁症的治疗方式和用药选择有很多。


轻中度的抑郁症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帮助下单独、又或者是综合地利用电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以及音乐治疗、脱敏治疗、催眠治疗等方式帮助自己摆脱抑郁的困扰。


中重度、需要药物治疗的抑郁症肿瘤患者也有几十种用药选择。大部分患者都能找到副作用低又不会与肿瘤治疗其冲突的抑郁症用药。至于具体用哪种药,还是哪几种药,还是建议与心理医生沟通后再做决定。这里就不特别介绍了。


唯一需要提醒的是抗抑郁症药物里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异丙肼、尼亚拉胺、吗氯贝胺,对于使用阿片类药物及麻醉剂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因为此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风险较高。


过去的十几年,深受抑郁症折磨的人不计其数。“我知道我生病了,但我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我生病了。”是许多抑郁症患者的心理。


一方面,我们的传统文化认为抑郁症就是“神经病”、“精神病”;另一方面,媒体无形中把抑郁症美化为只有明星、高知等精英才会得的“高贵病”,这让抑郁症患者总是存在一种“病耻感”,特别是因为癌症已经给家庭带来不少负担的中老年肿瘤患者,他们对于抑郁症的“病耻感”会更深。但其实,抑郁症既不低级也不高级,它只是一种情有可原的“大众病”。不承认也不代表不存在,只有鼓励患者真正直视它才能更妥善的处理它,而不是把情绪上的伤害留给患者自己与身边人。


来源:李进医生团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